超重和肥胖的判断标准主要依据体重指数、腰围测量、体脂率、儿童生长曲线以及特殊人群评估五个维度。
体重指数BMI是国际通用筛查指标,计算公式为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中国成人标准中,BMI≥24为超重,≥28为肥胖。该方法操作简便但存在局限性,肌肉发达者可能被误判为超重。
腹型肥胖需通过腰围评估,男性≥90cm、女性≥85cm即超标。内脏脂肪过多会显著增加代谢疾病风险,腰臀比男性>0.9,女性>0.85也是重要参考指标。
生物电阻抗或DEXA扫描可精确测量体脂率,成年男性>25%、女性>30%属于肥胖。运动员体脂率可能低于标准值,需结合专业评估。
儿童需参照WHO生长曲线,超过同年龄性别P85为超重,P97为肥胖。需定期监测身高体重增速,青春期发育阶段需特别关注体脂分布变化。
孕妇需参考孕前BMI制定增重计划,老年人肌肉流失可能掩盖肥胖问题,术后患者需结合临床指标综合判断。慢性病患者应重点关注腰围和内脏脂肪。
建立科学体重管理方案需结合饮食调整与运动干预。每日减少300-500大卡热量摄入,优先选择高蛋白、高纤维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配合抗阻训练,HIIT和游泳对关节压力较小。定期监测体重变化趋势比单次测量更有意义,睡眠质量和压力管理也会影响减重效果。医疗级减重方案需在专业指导下实施,避免盲目使用极端减肥方法。
2021-07-15
2021-07-15
2021-07-15
2021-07-15
2021-07-15
2021-07-15
2021-07-15
2021-07-15
2021-07-15
2021-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