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胃肠疾病高发季节,肖瘤医生特邀专家刘星星副主任医师表示,夏季胃炎特点是多是胃肠受寒引起,也有一部分是误食了编制食物导致的胃肠道细菌感染。那么针对于夏季高发的胃肠炎,我们就来说说该怎么样调理为好?
胃肠炎通常因微生物感染引起,也可因化学毒物或药品导致。典型临床表现为腹泻、恶心、呕吐及腹痛。对于健康成人,胃肠炎通常只会引起不适感及生活上的不便,并不会导致严重后果,但是在病重、虚弱、年幼或年老的患者中却可以导致威胁生命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感染性胃肠炎可因感染病毒、细菌、寄生虫引起。毒物及药物可引起化学性胃肠炎。病毒感染是胃肠炎常见的病因,有多种病毒可引起胃肠炎,常见的是轮状病毒,其次是诺沃克病毒、星状病毒和肠腺病毒。
常见感染途径有:食物,污染的水源,接触被感染者,餐具不洁,进食前未洗手等。
刘星星副主任医师告诉大家,治疗胃肠炎重要的是补充水和电解质。通常患者只需卧床休息并饮用足量的水分即可。即使是呕吐的患者也要尽量多饮水。哺乳期的婴儿应继续哺乳。碳酸饮料、茶、运动饮品、含*的饮料及果汁并不适于补液。如果呕吐或腹泻持续时间较长或有严重脱水,有必要进行静脉补液。呕吐剧烈时可加用止吐药。如果腹泻持续时间超过24~48小时并且没有迹象表明有更严重的细菌感染,可加用止泻药。通常儿童不建议使用止吐药和止泻药。
由于抗生素可能会引起腹泻或促进耐药菌生长,即使胃肠炎的致病菌已经明确,抗生素通常也不建议使用。但是,某些病原菌感染或患者有旅行者腹泻,可使用抗生素。
对于病毒感染所致的胃肠炎,抗生素并无效果。寄生虫感染所致胃肠炎需使用抗寄生虫药物。
二、中医治疗肠胃炎
肠胃湿热:病起急骤,恶心频发,呕吐吞酸,腹痛阵作,泻下急迫,便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口渴欲饮,心烦,尿短赤少,舌苔黄腻,脉淆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理气止泻。
方药:葛根10克、黄芩10克、黄连6克、木香10克、茯苓12克、车前子10克、白扁豆10克、薏苡仁15克、荷叶10克、生甘草6克。
寒湿阻滞:呕吐清水。恶心,腹泻如水,腹痛肠鸣并伴有畏寒发热,颈项或全身关节酸痛,苔薄白或白腻,脉灞。
治法:散寒除湿,和中止泻。
方药:藿香10克、大腹皮10克、紫苏10克、茯苓12克、清半夏10克、白术10克、陈皮10克、厚朴10克、生姜5克、甘草6克。
中成药:霍香正气水。
食滞肠胃:恶心厌食,得食愈甚,吐后反快;腹痛,泻下秽臭,气迫不爽,泻后痛减,苔厚腻,脉滑实。治法:消食化滞,和胃降逆。方药:焦山楂10克、神曲10克、制半夏IO克、茯苓12克、陈皮10克、莱菔于10克、大腹皮10克。
脾胃虚弱:禀赋不足,素体脾虚,饮食稍有不慎即吐泻,大便溏薄,呕吐清水,且时作时休,面色不华,乏力倦怠,舌淡,脉10弱。
治法:健脾理气,和胃止泻。
方药:人参3克、白术12克、山药10克、茯苓12克、白扁豆12克、陈皮10克、砂仁3克、薏苡仁12克、甘草6克。
肠胃速康方:选黄柏、苦参、白头翁、淮山药、银花藤、藿香,调理体质,消炎止泻,排毒,养颜。从而达到康复。
在这里刘星星副主任医师提示,每个人的病情是不一样,中医治疗需要辩证,上述的方剂只是个简单的参考,如果您得了胃肠炎,且长期不愈,就要及时的到医院就诊,平时注意饮食,严格控制寒凉食物。
刘星星,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肿瘤康复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炎症性肠病专家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全科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湖北省中医师协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中医药学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中医药学会李时珍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创新预研基金各1项,参与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多项省部级课题研究。曾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及湖北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各1项,一直致力于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临床、科研与教学工作,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7篇,参编教材及专著5部,拥有新型实用专利1项。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消化系疾病、良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及自汗盗汗、失眠焦虑、口臭畏寒等疾病的辨证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