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以来,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大,由于天气变化较大,人体的呼吸道不断受到刺激,导致呼吸道功能紊乱,抵抗力下降,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明显上升。
今天,肖瘤医生特邀上海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赵杜鹃主任为我们科普一下上呼吸道感染。
什么是上呼吸道感染?赵杜鹃主任介绍说,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又称感冒,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广义的上感是一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狭义的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Z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呈自限性,但发生率较高。
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有哪些?
赵杜鹃主任表示,根据病因和病变范围不同,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类型:
1、普通感冒
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多由鼻病毒引起。起病较急,潜伏期1至3天不等。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也可表现为咳嗽、咽干、咽痒或灼热感,甚至鼻后滴漏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等症状。
2至3天后鼻涕变稠,常伴咽痛、流泪、味觉减退、呼吸不畅、声嘶等。一般无发热或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头痛。
如无并发症,5至7天可痊愈。
2、急性病毒性咽炎或喉炎
急性病毒性咽炎。多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肠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咽部发痒或灼热感,咳嗽少见,咽痛不明显。当吞咽疼痛时,常提示有链球菌感染。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感染时可有发热和乏力。腺病毒咽炎可伴有眼结合膜炎。体检咽部明显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且触痛。
急性病毒性喉炎。多由鼻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声嘶、讲话困难、咳嗽时疼痛,常有发热、咽痛或咳嗽。体检可见喉部水肿、充血,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可闻及喉部的喘鸣音。
3、急性疱疹性咽峡炎
常由柯萨奇病毒A引起,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病程约1周,多于夏季发作,儿童多见,偶见于成年人。体检可见咽充血,软腭、悬雍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围有红晕,以后形成疱疹。
4、咽结膜热
主要由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有发热、咽痛、畏光、流泪,体检可见咽及结合膜明显充血。病程4至6天,常发生于夏季,儿童多见,游泳者易于传播。
5、细菌性咽扁桃体炎
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起病急、明显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体检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脓性分泌物,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肺部无异常体征。
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上呼吸道感染俗称感冒,百分之九十以上是由病毒引起,发烧持续起伏一至七天,其他症状如咳嗽、流鼻涕、鼻塞,大多在一至二周内逐渐痊愈。
赵杜鹃主任提醒,感冒期间要注意有无以下并发症:1、中耳炎:高烧不退、耳朵痛、幼儿烦躁、搔抓耳朵。
2、鼻窦炎:流鼻涕超过十天没有改善迹象,且黄绿色的浓稠鼻涕伴随咳嗽、严重鼻塞、头痛。
3、肺炎:高烧不退且咳嗽加剧、呼吸急促、食欲减退。
4、脑膜炎:颈部僵硬、剧烈头痛、呕吐、怕光、持续高烧,甚至意识不清。一般感冒不需使用抗生素,只需多喝水、多休息,在感冒流行时减少出入公共场所。若有咳嗽、有痰、流鼻涕、鼻塞,则可依不同症状给予药物治疗,以减轻不适。感冒病毒Z易经由鼻咽腔分泌物传染,预防的Z佳方法就是要多洗手,不要共用毛巾。
上呼吸道感染如何预防?1、避免诱因赵杜鹃主任表示,要尽量避免受凉、淋雨、过度疲劳;避免与感冒患者接触,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年老体弱易感者更应注意防护,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时应戴口罩,避免在人多的公共场合出入。2、增强体质
上呼吸道感染的诱因有很多,免疫力低下就是其中的诱因之一,因此要坚持适度有规律的户外运动。提高机体免疫力与耐寒能力是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方法。3、免疫调节药物和疫苗
赵杜鹃主任表示,对于经常、反复发生本病以及老年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可酌情应用免疫增强剂。
肖瘤医生:https://xiaoliuyisheng.cn/html/zixun/1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