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也是由盛夏转入寒冬的过渡季节,渐渐的寒冷干燥气候使人们的身体变得“脆弱”,稍不留神便易招来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病。因此,做好秋季养生保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肖瘤医生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主任医师李忱瑞主任,为大家分析秋季养生的三大问题!
秋季进补——“贴秋膘”已经渐渐不适应现代人。
处暑过后,天气转凉,“进补”成为人们所热议的词汇,究竟秋季该不该进补?怎么进补才明智呢?
李忱瑞主任表示,古时素有“贴秋膘”一说,为的是在秋收农忙前打下身体基础。然而,这一做法已经渐渐不适应现代人。
现代人日常生活饮食营养足、口味精,又少运动、少劳作,体力消耗并不大,若此时盲目“贴秋膘”,大鱼大肉,轻则易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重则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
临床中,还有不少急性胰腺炎患者是因为短时间内摄入过多肥腻的食物所致。进补也是同样道理,盲目进补不但无益于健康,反而可能损害身体。
李忱瑞主任表示,是否适合进补,应看个人体质,盲目进补可能引发不适症状,尤其是老人、孩子,以及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的人,更要注意。Z好先对脾胃进行调理,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补。
换季腹泻——应注意饮食结构和卫生!
近阶段除了呼吸系统疾病高发外,腹泻患者也有所增加,多数人是因为换季而出现肠胃不适。
李忱瑞主任表示,在换季节时,由于气温出现变化,如果没有调整饮食或者是没有调整室内的温度,就有可能会出现腹泻,在适应以后会逐渐缓解。饮食不洁净,引起了季节性的肠炎,也会导致腹泻。
秋季腹泻的症状多有腹胀、腹鸣、腹痛、恶心和呕吐等,潜伏期一般为1~4天。腹泻病症发作急,可通过呼吸道或水源感染。
腹泻初期可有呕吐,有的患者会伴有发热、咳嗽、全身乏力、酸痛、头晕、头痛等症状,随之出现大便次数增多。腹泻症状严重的,要使用止泻的药物进行调理,如果存在感染,还需要口服抗感染的药物治疗。
秋季腹泻要避免脱水,及时补充电解质液外。腹泻期间,饮食忌肥腻厚味,少食生冷瓜果,以减轻胃肠道负担,可适当补充小米粥、稀烂面条等清淡食品。同时,平时应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换季感冒——秋燥、外凉、内热、病毒、体质
秋季,气候逐渐变得干燥,气温忽冷忽热,尤其是早晚温差跨度大,很容易患上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出现感冒的症状。李忱瑞主任表示,秋季流感高发,也和人们的身体质量有直接性的关系。一换季就感冒,也预示着身体是比较虚弱的,要注意锻炼身体了。
感冒初期要控制感冒症状,如果发展为咳嗽,除了要服用一些药物外,还需要在饮食上进行调理。干咳不止多是秋燥易伤肺,另外,不良饮食习惯会引起内热积聚,这也是咳嗽迁延不愈的一个重要原因。
要注意保持营养均衡,一般来说,藕、百合、银耳、荸荠、白萝卜、梨、蜂蜜均有润肺生津的功效,而山药、枣则有补益肺气的作用,在秋季适当摄入以上食物有助于润肺降燥。
李忱瑞主任表示,很多感冒也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所以出入公共场所,需要特别注意卫生,以免发生细菌感染。在饮食方面,要多食用健康的一些食物,不偏吃生冷的食物。
同时,感冒也和免疫力有关系的,当身体免疫力低下的时候,就容易在季节变化的时候感冒。一些体质弱的人受到细菌感染,刺激呼吸道粘膜以至于生病感冒。
天气逐渐转凉,但大部分人还没从炎炎夏日的穿衣模式中转换出来,常常会被突然袭来的冷空气击倒,因此在秋初就要开始适当增减衣服,注意保暖。而且此时的空调温度也要适时关闭,千万别像夏天一样贪凉。
肖瘤医生:https://xiaoliuyisheng.cn/html/zixun/1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