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孩子尿床确实是让父母头疼的事情。一般来说,一岁以下的孩子经常尿床。
一方面,他们的身体发育不完善,孩子本身没有主动排尿的意识。另一方面,由于小孩子穿纸尿裤的时间较长,所以养成了随意小便的习惯。
在孩子2-3岁的时候,很多家长已经放弃了纸尿裤,开始训练孩子主动上厕所。
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有的孩子晚上想小便的时候,会主动醒来,向父母报告。这是训练的结果,也是儿童器官发育的反馈。
但在这个时候,一些孩子会因为各种原因继续尿床:白天玩得太疯,晚上睡得太沉,睡前喝大量的水和牛奶
无论是什么原因,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家长不必担心。
孩子几岁时继续尿床,家长应警惕?
一般来说,孩子5岁时,大脑皮层发育完全,可以控制膀胱,憋尿在适当的量。大多数孩子在3-4岁左右不会再尿床了。如果一个孩子在5岁时继续尿床,这是一种异常现象。
孩子在5岁左右频繁尿床的行为被称为遗尿。
遗尿症也分为两种。一种是生理遗尿。很多孩子在这种情况下,控制排尿的能力较弱。
也有一些是由于家族遗传。例如,父母在他们小的时候经常尿床。许多生理性遗尿会随着孩子身体的逐渐发育成熟而消失。
另一种遗尿是病理性的。例如,孩子有泌尿系统炎症和大脑发育不全。为了排除病理性遗尿,家长需要带孩子去医院做相关检查。
家长如何提高孩子的自主排尿意识?
首先,当孩子尿床时,父母的态度很重要。很多家长不仅会批评或嘲笑孩子尿床的态度,还会惩罚他们。
事实上,家长的这种消极态度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自主排尿的意识,还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使遗尿更加严重。
其次,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尽量让孩子按时睡觉,不要熬夜,白天不要玩得太疯狂,晚上睡觉前要少给孩子喝水。
如果想喝牛奶,应该尽量安排在白天,因为牛奶有睡眠的作用,有助于睡眠。很多孩子喝牛奶后会睡得很香,不利于自主排尿。
父母可以训练孩子自主排尿,比如每天晚上在固定的时间叫孩子上厕所。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父母应该让孩子起床小便,尽量叫醒他们,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主动去上厕所,而不是被父母抱着在梦里小便。
在生活中,孩子尿床是很正常的。家长应该对此保持正确的态度。不要因为孩子尿床就打骂他。如果孩子在5岁以后仍频繁尿床,家长要提高警惕,及时带孩子去看医生。
为减少“患者围着科室转”的无序就医,杭州天目山医院通过对科室特色、专业发展方向、患者需要进行综合考量,开设有“学习困难”、“儿童多动症”、“儿童抽动障碍”、“性早熟”、“儿童矮小症”、“儿童遗尿症”等特色专病门诊,方便患者更准确地选择就诊方向,强调了“一个患者,一套方案”的一对一针对性治疗,在准确检测病因的基础上由儿童医学团队通过病因制定针对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