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类风湿性关节炎会导致骨质疏松?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和骨密度下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人。42%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会诱发骨质疏松,而只有36%的健康人会诱发骨质增生。有研究表明,52%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会导致骨质疏松。因此,骨质疏松症被认为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为什么类风湿性关节炎会导致骨质疏松?
炎症引起的骨吸收
类风湿性关节炎产生的炎症因子是产生破骨细胞的介质。随着炎症的不断增长,破骨细胞的功能将在炎症的帮助下增强,成骨细胞的作用将比成骨细胞降低。此时,骨质流失将大于合成,从而导致骨质疏松;同时,炎症也会改变局部血液循环,影响骨营养素的供应,增加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药物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通常使用药物治疗。常见的药物糖皮质激素可以减缓成骨细胞中骨胶原蛋白的合成,阻碍成骨细胞向成骨细胞的转化,并增强破骨细胞的活性以加速骨吸收。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骨丢失与药物剂量密切相关。剂量越高,骨密度下降越快。此外,与非甾体抗炎药和免疫抑制剂相关的胃肠道副作用也会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和吸收,导致营养供应不足,从而影响正常骨组织的代谢功能。
原发性引起并发症
从35岁开始,人体每天会流失30~50毫克钙,每年人体骨骼总量减少1%。50岁时,骨的总重量平均减少约30%,到罕见年龄时,将超过50%。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多为中老年女性。除原发性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外,还伴有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由于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绝经后妇女会导致骨质疏松。
体力活动太少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会因关节肿胀和疼痛而大大减少体力活动,这也是进行性骨质流失的一个因素。适当的身体关节活动可以刺激骨代谢,骨生成会更加旺盛,否则,骨吸收会更加明显。临床上发现,长期卧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骨骼会出现明显的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