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是一种慢性精神疾病,容易复发。有研究表明,至少50%的首次患抑郁症并有所改善的患者会有一次以上的复发经历,而有两次以上病史的患者在未来生活中复发的可能性为70%-80%。抑郁症之所以容易复发,是因为抑郁症涉及一个人的方方面面:情绪、思维、行为、身体,往往影响全身,让人无法抗拒。当抑郁症发生两次以上时,这些层面会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思维起着核心作用。
首先,抑郁症的情感成分
抑郁这个词本身就暗示了一种情绪状态。更准确地说,是一种持续的抑郁状态。我觉得抑郁是一种复杂的情绪。各种负面情绪混杂在一起,可以由一种情绪引起,但可以引起其他情绪,如焦虑、恐惧、愤怒、无力感、无助感、羞耻感、自怜、后悔、自责等。表面上看,通常是抑郁、沮丧、悲伤。抑郁症往往以愤怒的形式表现出来,“易怒”一词在临床上很常见。可以理解为,当一个人陷入抑郁时,是一种巨大的压力。抑郁症让人像困兽一样,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愤怒可以表达不满和抑郁,这在年轻人中很常见。
以上负面情绪似乎是抑郁的结果,情绪也可以是抑郁的原因。正常人也会有类似的不开心和抑郁的负面情绪。在正常人身上,这些情绪很容易眨眼,所以可以更快地用积极的思维去解释和接受。对于经历过抑郁症的人来说,微小的负面情绪都会引起巨大的波动,进而陷入抑郁。
抑郁症是一种情绪低落的状态。情绪也会引起负面认知,带来不舒服的身体感受,但也会使行为退缩。这就是抑郁症的表现。
第二,抑郁症的思维成分。
能维持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的,一定是背后的负面思维模式。比如一个来访者总觉得自己不好看,人际关系不好,不受欢迎。当他坚定了这种信念,他就会自卑和羞愧。这些负面的自我认知与早期与重要人物的交往有关,也可能经历了一些巨大的创伤事件。
随着抑郁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新的消极信念就会产生。比如你经常失眠,就会担心自己的身体会不会越来越差。比如抑郁症患者,经常会觉得一片空白,无话可说。他们可能会形成一种信念,认为别人很无聊,不想和自己交流。然后看到床就会退缩或者害怕。这是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关系。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当我们心情不好的时候,思维很容易变得消极,尤其是抑郁症患者。小小的负面情绪会启动强大的负面思维网络。对这些负面思想进行研究总结,核心主题是:我一文不值,我无法胜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