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生活工作节奏快,让很多上班族都养成了“三餐不规律”、“暴饮暴食”的饮食习惯,这样导致很多人出现了胃痛、胃胀等症状,面对慢性胃炎可能大部分人并不会在意。
但医生提醒:“如您患有慢性胃炎不可大意,请及时治疗;如果您患的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就更需警惕了。”
这是因为,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约有25.8%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其以胃黏膜萎缩为主要病变,常常合并有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被称为胃癌前疾病。
那么,患上慢性萎缩性胃炎就等于得了胃癌吗?怎么能早发现自己患上了慢性萎缩性胃炎?
一、患上慢性萎缩性胃炎≠就会得胃癌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或伴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
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来说,更为但心的就是其癌变,甚至有部分患者错误的将慢性萎缩性胃炎直接和胃癌画上了等号。“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患上了慢性萎缩性胃炎≠就会得胃癌。”医生说。
首先,如果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及时进行治疗,其病变部位萎缩的腺体是可以恢复的。
其次,虽然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胃癌的癌前疾病,但胃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只是与之相关的其中一个因素。
临床上,慢性萎缩性胃炎每年的癌变率仅为0.5%~1%,因此,患者不必过分担心,给自己造成心理压力。
二、慢性萎缩性胃炎,早发现、早治疗
医生指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早发现、早治疗对于阻止其癌变和患者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症状上慢性萎缩性胃炎与其他胃部疾病症状十分相似,很容易混淆,一般患者很难自行分辨。
因此建议,一旦我们长期出现胃脘部胀满、腹部饱胀、腹部疼痛等症状,或长期出现食欲下降、嗳气、反酸、烧心、消瘦、贫血、大便异常等表现时,应及时到医院接受胃镜检查和胃黏膜活检,以筛查是否是慢性萎缩性胃炎。
温馨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药、抽烟喝酒、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
因此,中老年人、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长期服药者、有抽烟喝酒嗜好的人、有不良饮食习惯的人都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高发人群,这些人应定期进行胃镜体检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