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永县治疗的医院-闭经溢乳综合征的发病原因

叙永县妇科医院

闭经溢乳综合征的发病原因

引起高泌乳素血症的病因很多,但高泌乳素血症不一定导致溢乳,溢乳亦非必然伴有高泌乳素血症。

1、生理因素睡眠时血浆泌乳素升高,PRL分泌增多开始于睡眠后,并持续于整个睡眠过程。妊娠时PRL的分泌也增加,较非妊娠期升高10倍以上。吸吮可使PRL的分泌暂时增多,但在哺乳3个月后,上升的幅度逐渐下降。长期哺乳时,正常范围的泌乳素水平即可引起乳汁分泌;体力活动、应激、精神刺激及刺激乳头,月经黄体期均可增加泌乳素的分泌。

2、病理因素

肿瘤性高泌乳素血症:系下丘脑-垂体系统肿瘤所引起。据报道,该型高PRL血症占高泌乳素血症全部患者的71.6%,其中泌乳素瘤占闭经-溢乳综合征的33%~76.9%。多数为微腺瘤,少数为巨腺瘤,占30%。肿瘤细胞不受下丘脑PIF的抑制,自主性分泌大量泌乳素。生长激素瘤、GH/PRL混合瘤、ACIH瘤及嫌色细胞瘤也可引起高泌乳素血症。肿瘤增大压迫垂体柄、腺垂体的LH及FSH分泌细胞或下丘脑的PIF及GnRH运送受阻时,则泌乳素升高伴有LH及FSH的分泌异常,发生闭经-溢乳综合征。胃肠类癌或胃泌素瘤偶尔合并高GH血症和高PRL血症,病人有闭经-溢乳表现,垂体可扩大,有垂体瘤的影像学表现,切除胃肠类癌后,垂体瘤亦消退,其原因未明。垂体的促性腺激素分泌性肿瘤少见,男性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在50岁以上,血FSH升高;女性病人的血FSH/LH亦升高,但由于绝经等原因,常不易想到本病可能,测定血清α-亚基水平可有助于早期诊断,高分辨MRI可明确诊断。当绝经后妇女出现溢乳,血PRL升高时,要想到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性肿瘤可能。如病人对多巴胺能神经激动剂治疗的反应差,不明显,垂体瘤无缩小,症状无改善,或者在治疗过程中血PRL虽下降,但出现皮质醇和ACTH升高,应想到垂体泌乳素瘤衍化为ACTH瘤可能,极少数PRL瘤病人可发展为Cushing综合征。当垂体柄受压迫或由于下丘脑的调节因子分泌障碍可出现这一现象。除PRL瘤可与GH瘤、LH/FSH瘤、TSH瘤、α-亚基瘤并存外,还可合并中枢性尿崩症。

此外,空泡蝶鞍综合征、下丘脑及其附近的肿瘤,压迫垂体使PIF降低而致泌乳素升高。颅脑创伤、垂体意外瘤、颅咽管瘤、垂体囊肿、脑膜瘤、第3脑室血肿、蛛网膜囊肿、Rathke囊肿、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综合征等亦可伴有本征。

产后性高泌乳素血症:约占全部高泌乳素血症的30%,继发于妊娠、分娩、流产或引产后者,泌乳素一旦升高后不易下降。本症的PRL仅轻度升高,症状轻微,预后较好。

特发性高泌乳素血症:少见。原因不明,多为精神创伤、应激因素所致,部分是由极微小腺瘤或大分子高泌乳素引起的。

其他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并高PRL血症可能由于TRH刺激PRL释放所致。此外,Addison病、慢性肾衰也可引起PRL分泌。某些肿瘤亦可分泌异位PRL。

原发性甲减伴闭经-溢乳综合征多属甲减本身的表现,但也可能是合并有垂体PRL瘤,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后,伴发的高PRL血症甚至垂体PRL瘤均可消失。产后甲状腺炎的发病有一定的遗传背景,也与高碘摄入等环境因素有关。甲状腺组织见浆细胞/淋巴细胞浸润,早期伴甲亢,数月后出现甲减表现,并可伴有月经紊乱、闭经-溢乳及甲状腺肿。闭经-溢乳症状较轻,多数随甲减的恢复而自行缓解。

医源性高泌乳素血症:某些药物可长期抑制下丘脑合成多巴胺或影响其作用而引起泌乳素分泌,停药后可自然恢复。

抗精神病药物,尤其是安定类药物可抑制中枢多巴胺神经递质的释放,引起高PRL血症和闭经-溢乳综合征,长期应用甚至导致PRL瘤。一般主张加用多巴胺激动剂,但溴隐亭又可拮抗安定类药物的作用,使病人的精神症状难以控制。主张在使用安定剂同时加用司可巴比妥,既有利于精神症状的控制,又防止PRL的升高。

反射性因素:刺激乳头、胸部手术或胸部病变可通过神经反射刺激泌乳素分泌,泌乳素呈轻至中度升高,常伴溢乳,但不一定伴有闭经。去除病因后,血泌乳素恢复正常。

在近的病例对照研究中,持续服用避孕药未见垂体瘤生长。前瞻性研究显示激素替代对由于垂体微腺瘤所致的高泌乳素血症无不良影响。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医生

MORE+

擅长:内分泌疾病、外阴疾病、阴道疾病、子宫疾病、输卵管疾病、卵巢疾病等。

热门科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