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爷爷,今年92岁。于2023年4月14日入杭州文仲中医医院门诊部就诊。老人家诉说“顽固性咳嗽加重半年”。这半年来,喉部觉得痒即咳,呛咳连声,无痰或有少量粘痰,咳数声后即止,上述症状以晨起时明显。无胸闷、气急,无发热、头痛;饮食可,睡眠浅,大便略溏。
外院给予“抗生素”治疗后,症状不减。自诉每年春季有“花粉过敏”,以打喷嚏,鼻塞、流清涕为主。昨日起,已有鼻塞、流清涕。脉案:脉滑,右寸、左关上略濡,右寸、两尺中略涩。舌淡苔白。
患者92岁高龄,平素体健,一直坚持游泳,速度不逊于年轻人,曾在90岁高龄时横渡钱塘江。顽固性咳嗽多年,但发热、头痛症状较少,时不时需要输液“抗感染治疗”。症状时轻时重,严重影响到老爷子的生活质量。
患者年轻时曾有“支气管哮喘”史,有“花粉过敏”史多年。病机分析:患者呛咳连声、咳后即止;无痰或少痰,无发热、头痛、气急等症状,提示内无实邪。平素体健、体力充沛,滑脉主痰湿,亦见于正常人体,主气血充盈,此共同提示患者脏腑无碍。右寸主肺,略濡提示肺卫失司,可见咳嗽、鼻过敏;左关主肝,脉略濡提示气血稍弱,但患者年事已高,肝血略虚不做病理;寸主心、尺主肾,滑脉与涩脉本属相反,但在此处并见,提示经气运行不畅。《素问-五脏别论篇》——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肾为气之根,肾气虚则摄纳不固;诸脉共见,提示心肺肾气虚、气机不畅而发咳嗽。
诊断:咳嗽;证型;气虚证。治疗:温补与通调并施:主穴:璇玑/膻中、通里、三阴交、照海针灸处方:
01一诊2023/04/14
处方:迎香、璇玑、阿是穴、照海、复溜;艾条悬灸照海。
操作方法:诸穴浅刺,得气即止,平补平泻。。
02二诊2023/04/15:
诉昨日晚间觉喉中痒甚,咳、无痰,口渴欲饮水,诊脉同前。分析原因为昨日艾灸后,津液亏损;鼻塞、流涕已消;
处方:膻中、尺泽、孔z、通里透阴郄、丰隆、三阴交、照海、复溜;艾条悬灸照海、复溜。
操作方法:照海、复溜行补法,余穴平补平泻;起针后觉胸中舒畅,喉痒、口干消失。
03三诊2023/04/17:
自诉咳嗽次数减少,睡眠质量较前明显好转,无口干、喉痒不适。
处方、操作方法同二诊。
04四诊2023/04/18:
诉诸证较前明显好转,今日晨起大便溏,无腹痛;
处方:丰隆改足三里,余同上,灸加足三里;操作同前。
总之,患者周爷爷系“过敏性鼻炎”所致的“鼻后滴漏综合征”;我们在祖国医学的理论指导下,在杭州文仲中医医院进行了“辩证论治”,初步的中医实践,症状有了减轻和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