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癫痫药
不同的抗癫痫药物会有不同的,比如说苯妥英钠,容易导致患者出现齿龈的增生,以及牙齿疼痛,皮疹形成,肝功能损害等。如果是丙戊酸钠,也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肝酶的增高,肾功能的损害,头晕,头胀,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以上方案仅供参考,具体药品使用请结合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如果是卡马西平,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周身皮疹,肝功能的损害,以及造血系统的异常。
癫痫的紧急处理
癫痫的急救处理主要有三条:一、对于癫痫患者,如果他有先驱的症状,比如感觉到腹痛、头痛不适,预示着他要癫痫发作时,赶紧脱离危险地带,找一个的、合适的地方,好能去急诊室或医务室有医务人员的地方,或者是打叫救护车。二、在这时如果出现了发作,防止跌倒,应该让患者躺下放松,解开衣扣,松开腰带,如果有发作,防止他咬破舌头,用手绢或者纱布垫在牙齿之间,防止他牙关紧闭抽搐时,咬破舌头或者是闭塞呼吸道。如果有呕吐物要及时清理,防止堵塞呼吸道,保护他的头部可以向一侧偏斜。三、还可以让患者在通风的,能够有充足氧气的地方或者是给他吸氧,不要强行撬开患者的嘴巴,发病有时牙关紧闭不要橇开,也不要强行的针灸人中或掐人中等等,这些对他是个伤害,所以采取上述措施以后,及时的转到急诊室进一步的处理。
癫痫能够治疗的好吗
如果是原发性癫痫,主要是应用药物进行治疗,部分患者用药后症状可能会完全控制,一年后可以试着停药,一部分患者需要长期口服抗癫痫药。如果考虑是继发性癫痫,主要是病因治疗,病因去除后,一部分患者可以,部分患者可能会长期应用抗癫痫药物,控制癫痫发作。癫痫一部分可以治好,一部分可能需要长期应用抗癫痫药物治疗。
癫痫症的早期症状
癫痫是我们的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那么癫痫症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呢?
1、失张力性发作
失张力性发作又称无动作性发作,患者表现为突然发生的一过性肌张力丧失,不能维持正常的姿势。累及的部位不同,患者的临床症状也不一样,如只有颈肌张力丧失,则表现为突然低头。小腿肌张力丧失时可屈膝。站立时,若全身肌张力丧失,则患儿可突然倒下,如“断了线的木偶”。意识障碍短暂或不明显。发作过的立即清醒,马上站起。有时可出现连续发作,躯体可出现多处伤痕。常与肌阵挛、强直性发作相伴发,患儿易出现智能低下。
2、单纯局部癫痫
局部发作时患者的意识清楚,和外界的互动良好。而症状可以是一手或是一脚抽动,或部分的身体有奇怪的感觉等。
3、婴儿点头痉挛
通常好发于2岁以内的婴儿,在患儿刚睡醒时或将入睡时,会出现点头的动作,类似在打瞌睡,不过通常都是连续十几次以上,连躺在床上都可以看得出来,如果动作很大,也会合并躯干弯曲及两手前伸。
4、泛发性强直痉挛发作
患者的意识完全不清,且会跌倒在地上而易受到伤害;从意识丧失到苏醒历时数分钟,四肢和脸部常出现无法控制的痉挛。
5、肌抽跃性发作
肌抽跃是一种急速的肌肉不自主抽动,由于速度很快,患者常会表现出类似触电一样的动作。
6、失神性发作
患者正在进行中的行为或活动突然停止,彷彿录影带被按了“暂停”钮一般。通常在数秒或30秒后发作会结束。原来暂停的行为又可持续下去。有时发作中会合并眨眼、咀嚼等动作。
儿童癫痫早期症状
癫痫是儿科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是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引起的短暂脑功能障碍为特征的慢性脑部疾病,有突然发生、反复发作的特点。病因复杂,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肌肉抽搐、意识、感觉及情感等方面短暂异常。75%发生于14岁以下儿童,病因不同,发作形式不同,因此发现癫痫早期症状,及时治疗,能减轻脑损失、脑功能障碍。癫痫发作形式多样,分为部分性发作、全身性发作等。早期的儿童癫痫症状不典型,患儿睡眠不安、易惊醒,喂奶、睡眠时多汗、摇头。良性家族性新生儿癫痫多在出生后2~3天至数周内起病,表现为阵挛性、强直性抽搐或呼吸暂停等。儿童良性转侧发作性癫痫:在儿童晚期或青春期起病,25%有癫痫家族史,发作多在睡眠醒来时,眼及头或躯干向一侧转动,有时扩展为全身发作持续5~15秒,有时可伴有其他发作。儿童枕部放电灶癫痫:该类型癫痫发病年龄自15个月至17岁,47%有癫痫家族史,92%的病例在19岁以前缓解,发作是以视觉症状开始,如黑朦、光幻觉,接着出现半侧阵挛、精神运动型发作或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发作后常有恶心、呕吐、头痛等,发作可在入睡或清醒时发作,青春期后可自动停止发作,但有5%可转变成其他类型发作。良性少年肌阵挛癫痫:该类型癫痫少年期发病,有遗传倾向,发作表现为肢体肌阵挛性抽动,常在晨醒或午睡醒来时发作,自发频发,尤以疲劳时显著,睡眠时消失,无意识障碍,光、声、睡眠剥夺可诱发。目前多数治疗方法的目的并非,而是控制癫痫发作,减少因癫痫发作对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经过正规治疗,约70%的患者癫痫可以不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