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癫痫有什么症状
睡眠性癫痫主要由于在睡眠时期,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功能减低,癫痫波容易诱发出来,患者中午好能午睡,要留意睡眠姿势,养成仰卧或侧卧的睡眠姿态,尽量避免俯卧睡姿。睡眠型癫痫也是癫痫疾病的一种,此症状多在夜间睡眠后突然发作,表现有很大的行为异常,常在睡眠中突然出现抽搐,全身痉挛,也可能在睡眠中突然睁眼,出现心慌,肌张力不全或者有其他障碍。患者可能出现全面性发作,也有可能出现部分性发作,此外患者在睡眠当中也有可能出现发作性的恶心、呕吐等表现。
睡眠型癫痫严重吗
睡眠性癫痫是癫痫病中的一种疾病,危害是比较严重的,如果得了睡眠性癫痫病,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的话,对身体是会存在很大的危害,还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睡眠型癫痫的危害,主要会出现并发症,后遗症,甚至会危及生命,癫痫症的症状主要有,口吐白沫,四肢抽搐,浑身抽搐,面色发白,牙关紧闭,头晕,恶心呕吐,目光呆滞等。对于睡眠型癫痫的具体危害。
睡眠型癫痫应注意什么
癫痫病人睡觉时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睡眠方法,由于很多癫痫病人大发作是在夜间发作的,因为癫痫病人在睡觉时,呼吸变深变慢,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使体液偏于碱性,很容易激发大脑神经异常放电,造成癫痫病人的大发作。睡眠型癫痫病平时要注意生活规律,不熬夜,保持稳定的情绪,避免激动和劳累,不能喝酒,不能抽烟,不要吃易上火的东西。一旦发生夜间发作的睡眠型癫痫,如果是强直性阵挛性发作,则患者需要注意如咬舌等症状。
儿童癫痫吃什么药
儿童癫痫的药物治疗分为传统抗癫痫药和新抗癫痫药。传统抗癫痫药主要包括苯巴比妥、丙戊酸、卡马西平、苯妥英钠、氯硝西泮等,新抗癫痫药主要是指20世纪90年代后上市的药物,目前我国常用的新抗癫痫药包括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奥卡西平、托吡酯、唑尼沙胺等。
儿童癫痫的药物治疗既要遵循总的治疗原则,又要考虑个体化差异。选择治疗药物时,应充分考虑每个癫痫患儿的特点,如病因、癫痫类型、共患病情况及家庭因素等,且在用药期间需遵循一定的用药原则,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具体如下:
1、首先根据癫痫类型选药,若不能确诊,可根据发作类型选择药物;
2、首先可用单药治疗,如果需要停药,应缓慢停药,减停药过程一般要求3-6个月以上,如果需要替换药物,也应逐渐过渡;
3、用药疗程要长,一般需要治疗至少连续2年不发作,且脑电图癫痫样放电完全或者基本消失,才能开始逐渐减药;
4、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均应定期随访,以防出现不良反应,如过敏、肝功能损伤等。
脑肿瘤为什么容易引起癫痫
脑肿瘤可能出现各种不同的症状,但癫痫是其常见的症状之一,有些脑肿瘤的病人开始就是表现为癫痫的症状,还有的脑肿瘤病人癫痫是其的症状,这些称为脑肿瘤相关性癫痫。脑肿瘤中常见的各种类型胶质瘤、脑膜瘤、脑转移瘤等都容易在病程的不同阶段发生癫痫。脑肿瘤相关性癫痫的发作的形式也多样,既可能是部分性发作如肢体的抽搐,也可能是全身性发作表现,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亢先生就是这样一位脑肿瘤相关性癫痫的患者,他在半年前就开始有轻度的头痛,但是没有引起重视,半个月前突然晕倒在地,口吐白沫,两眼上翻,肢体抽搐。这是一个典型的癫痫大发作表现,俗称“羊角风”。很快磁共振就发现了他在左侧额叶有一个长径7cm肿瘤,手术后的病理诊断证实是一个WHOIII级的间变星形细胞瘤,IDH突变型,属于胶质瘤的一种类型。脑肿瘤病程过程中多种原因可能引起癫痫,但是可以大致分为脑肿瘤本身的因素和治疗相关性因素。从脑肿瘤本身来说,肿瘤在生长的过程中,肿瘤本身或者继发的出血、水肿等对周围脑组织的刺激、压迫和破坏,或者脑肿瘤中本身就有神经元或者胶质细胞成分,从而引起脑肿瘤周围大脑皮层神经元的异常放电引发癫痫。所以脑肿瘤位于幕上接近大脑皮层区域容易引起癫痫,而肿瘤位于幕下小脑组织区域则很少发生癫痫。从治疗的角度来说,脑肿瘤治疗过程中的各种治疗手段都可能引起癫痫。部分脑肿瘤在肿瘤手术切除后癫痫能得到比较好的控制,但是也可能进一步加重,甚至以前没有癫痫的脑肿瘤病人在手术后出现癫痫,因为肿瘤切除后的疤痕等也可能引起癫痫。肿瘤在手术后的放疗可能导致水肿等继发改变引起癫痫,肿瘤治疗过程中的各种药物包括化疗药物都有引起癫痫的可能。癫痫是脑肿瘤常见的一个症状,在脑肿瘤的整个治疗过程中,除了要控制肿瘤的生长外,还需要注意控制癫痫的发作,才能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