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宝芝堂中医馆名老中医唐善先指出:甲状腺癌的发病与生活中的微量元素-碘息息相关。甲状腺会产生一种参与人体代谢的激素即甲状腺素,而碘就是合成这种激素的必不可少的元素。正常人体的每天的需碘量为60~70ug,人体长期摄取碘过少或过多都不好。当人体缺碘时,就会出现大脖子病(即地方性甲状腺肿),由此我国为了解决缺碘带来的危害,以前的食盐都是加碘盐。当人体摄取碘过多后,就会出现甲亢。目前认为高碘饮食可能与甲状腺癌有一定相关性,这就是为什么甲状腺癌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发病率相对要高的原因。
生活中有很多碘元素的食物,不过含碘量却是大不同。干裙带菜和干紫菜是含碘量很高的食物,海带、海参、虾皮、芹菜和海蜇是含碘量相对较高的,而龙虾、开心果和鹌鹑蛋是相对含碘量较少的食物。知道这些差别后,我们在饮食中可以参照来含碘量高低来决定吃的多与少。
甲状腺癌的发病还与大剂量的核辐射和X线辐射有密切的相关性,而与生活中的家用电器及手机等小剂量辐射并无明显相关性。甲状腺癌也分为乳头状癌(88%)、滤泡型癌(9%)、髓样癌和未分化癌(3%)三种。前两种属于分化程度较好的类型,恶化程度低且相对容易治.愈;其中滤泡型癌好发于老年女性,往往以骨转移(表现为骨痛)为首发症状;但还有3%的髓样癌和未分化癌非常危险,不能掉以轻心,预后差。因此,对甲状腺的重视和关心是非常必要的。
成都宝芝堂名老中医-唐善先
唐善先,从事中医临床诊疗三十余年,学及中西,博采众家,不断融汇各派中医精华;对各种疑难杂症的诊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以中医药防治放化疗毒副.反应和肿瘤复发转移为特色,近年来致力于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研究,并提出以“带瘤生存”为治疗观点,体现了抗肿瘤治疗的务实思维。中晚期癌症患者即使出现大量胸水、腹水或骨转移、肝转移等情况,如能及时进行全身有效的抗肿瘤综合治疗,大部分患者仍可获得较长期生存。打比方说:“慢性病中的糖尿病、高血压,服用降糖药、降压药能缓解症状,而病还在,但人舒服了,这叫‘带病生存’,与‘带瘤生存’是一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