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高脂血症实际上与冠心病密切相关。体内脂肪过多、高脂血症、管壁变厚、管径变小、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也会随之而来。肥胖和冠心病有什么关系?与正常人相比,肥胖者高血压、高脂血症、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的比例较高,冠心病的发病率约为5倍。肥胖者冠心病发作引起的死亡率可达总死亡率的30%%~40%。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机制中,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更为重要。发病机制与交感神经功能、血小板功能和凝血纤溶功能密切相关,肥胖患者在这些环节可能异常。例如,当肥胖患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时,低氧激活交感神经会导致冠状动脉痉挛甚至心肌梗死。脂质异常通常被称为高脂血症,肥胖与脂质异常密切相关。脂质异常是指血液中脂质成分含量过高的疾病。人类血液中的脂质主要包括:脂蛋白(含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磷脂,糖脂。任何一种或几种脂类都高于正常范围,属于脂质异常。脂质主要是肠道从食物中消化吸收到血液中的。此外,在饥饿时,部分脂质也可以从脂肪组织或肝脏动员到血液中,并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肥胖患者如何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肥胖患者需要通过控制相关危险因素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首先,注意饮食控制,即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粗纤维食物,少吃或不吃油炸、富含奶油的食物,避免在烹饪过程中加入过多的食用油,多吃全麦食品、全谷物和新鲜蔬菜和水果。这种饮食结构不仅能使超重者填饱肚子,还能减少热量摄入。每日盐摄入量小于6克,坚持适当的体育活动和锻炼,逐步控制和减肥。定期监测血糖、血脂和血压。如果确实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其他疾病,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相关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