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肌痉挛只是“眼皮跳”那么简单吗?——来自上海瑞椿医院的健康提醒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眼皮总是不自觉地跳动,有时候甚至发展成面部一侧不规则地抽动?刚开始可能只是偶尔跳一下,但慢慢地,它变得越来越频繁,甚至影响说话、吃饭、拍照时的表情。很多人把它当成“用眼疲劳”或“缺钙”,但其实,这很可能是一种面神经疾病——面肌痉挛。
上海瑞椿医院面神经科张国芳主任表示,面肌痉挛并不是小毛病,而是一种由于面神经受到刺激或压迫,引起面部肌肉不自主抽搐的疾病,主要发生在面部的一侧。
面肌痉挛有哪些表现?
初期的症状通常出现在眼部,表现为眼睑轻微跳动,有时像是“眨眼过多”。随着病情发展,抽搐会逐渐波及到面颊、口角,甚至整个半边脸。抽动往往在情绪紧张、疲劳、用眼过度时更明显,严重时甚至会持续不停,影响日常生活。
不少人误以为这些现象是短暂性的,不需要处理。但事实上,面肌痉挛往往不会自行消失,反而可能随着时间推移而加重。
为什么会得面肌痉挛?
张主任解释说,面肌痉挛的根本原因通常是面神经在某个部位受到了刺激或压迫,比如被血管长期挤压,或者曾经的炎症、外伤留下了粘连。也有少部分患者是因为脑部结构异常或神经疾病引起的。
不过,大多数人往往是因为忽视了早期症状,导致神经反复受刺激,逐渐形成固定性的抽动模式。
面肌痉挛需要注意什么?
除了及时就医评估外,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减少精神压力,适当进行放松训练;
控制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
避免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
如果抽动持续超过两周,建议尽快就医评估。
上海瑞椿医院的专业诊疗思路
作为以面神经疾病为特色的专业机构,上海瑞椿医院面神经科在诊断与处理面肌痉挛方面,结合了多年临床经验与技术积累。医院采用分层评估的方式,精准定位神经受压区域,再结合微创技术,在尽量不破坏周围组织的基础上,帮助缓解神经异常放电现象。
张国芳主任提醒,面肌痉挛虽然看起来只是“面部跳动”,但如果长期不管,不仅影响外貌和社交,还可能导致情绪波动和心理负担。因此,早发现、早干预,是应对面肌痉挛的重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