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芳主任介绍:面肌痉挛如何治疗?关键是对因而非单纯缓解
面肌痉挛,是一种面部表情肌群不自主跳动、抽搐的神经功能性疾病。很多患者早期并不重视,只觉得是“眼皮跳”,久而久之,抽动范围扩大,影响面部对称性,甚至影响日常生活。在上海瑞椿医院门诊中,张国芳主任接诊了大量因反复面部抽搐而困扰多年的患者。
那么,面肌痉挛到底应该怎么治疗?张主任指出:关键在于找准病因,采取针对性方式,而不是盲目缓解症状。
症状背后隐藏的根源:神经受压
张国芳主任介绍,大多数面肌痉挛的发生,是由于面神经受到异常刺激或压迫,尤其是脑干附近区域的血管,如果与面神经长期接触或发生粘连,就会引起神经异常放电,导致肌肉持续、无意识地收缩。
因此,治疗的核心目标是:解除神经受到的异常刺激,让神经恢复正常的信号传导功能。
上海瑞椿医院采用的处理方式:分型检测+微创修复
针对面肌痉挛的治疗,上海瑞椿医院面神经科设有专门的评估系统——面神经分型分层检测系统。张国芳主任团队会根据患者症状发展阶段、神经反应情况、抽动区域等因素,对神经状态进行精准分析,明确是轻型、周期型还是进展型痉挛。
在明确病因之后,张主任通常采用“超微创定向修复技术”进行治疗:
通过1MM针具,在面部局部建立通道;
在影像系统引导下,精确定位神经受压或粘连区域;
采用特制工具剥离压迫神经的组织;
再向局部注入活性营养因子,帮助修复神经纤维。
整个过程创伤小,仅在面部留下一个针孔大小的小点,术后无需住院,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小。
警惕延误带来的变化
张国芳主任提醒,面肌痉挛不是单纯的“跳一跳”问题。如果频繁出现面部抽动,或抽动范围从眼角扩展到面颊、嘴角,应尽早接受面神经专科检查。有些患者拖延多年,神经受损较深,不仅面部抽搐严重,还伴随面部紧张感、歪斜感,影响社交与心理健康。
温馨提示
对于正在经历面部不自主抽动的人群,张主任建议注意以下几点:
避免长时间疲劳、熬夜;
不要自行按摩、热敷过度,以免刺激神经;
一旦发现抽动频繁,应尽快进行神经功能检查;
选择专业的面神经专科进行评估,不宜长期拖延。
面肌痉挛的治疗,并不在于控制一时的跳动,而在于通过明确病因、缓解压迫、修复神经,从根本改善神经的运行状态。张国芳主任提醒大家:面对反复面部抽搐,科学检查和及时干预,远比一味忍耐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