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与哮喘本质上是同一种疾病,但“支气管哮喘”是医学上的规范命名,而“哮喘”是更为通俗的称谓。以下从医学定义、病理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医学定义与本质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Asthma)是医学领域的标准术语,其定义明确指出这是一种以气道慢性炎症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涉及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哮喘(Asthma)作为俗称,本质完全一致,只是在不同语境下使用。例如,WHO发布的《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指南中,核心术语始终使用“asthma”,但中文翻译统一为“支气管哮喘”,以体现其病变部位(支气管)和病理特征(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
二、病理机制
支气管哮喘的核心病理机制是气道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AHR),进而引发气道狭窄和气流受限。具体表现为:
炎症细胞浸润: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等在气道黏膜下聚集,释放炎症介质(如组胺、白三烯等)。
气道重塑:长期炎症刺激导致气道壁增厚、平滑肌增生、黏膜下纤维化,进一步加重气道狭窄。
气道高反应性:气道对刺激物(如过敏原、冷空气等)的敏感性显著增强,即使低浓度刺激也可诱发痉挛。
三、临床表现
两者在症状上完全一致,典型表现为:
发作性喘息:突发性呼吸急促,伴有高调哮鸣音,夜间或清晨加重。
咳嗽:以干咳为主,可能为主要症状(咳嗽变异性哮喘)。
胸闷:胸部压迫感,活动后加重。
呼吸困难:轻者活动受限,重者静息状态下也可能出现呼吸窘迫。
四、诊断标准
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依据国际通用标准(GINA指南),与“哮喘”诊断流程一致,包括:
症状评估: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夜间及晨间多发。
肺功能检查: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₁改善率≥12%且绝对值增加≥200ml)或激发试验阳性。
排除其他疾病:需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心源性哮喘等鉴别。
五、治疗原则
两者治疗方案完全相同,核心策略为:
控制气道炎症:长期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联合长效β₂受体激动剂(如沙美特罗)。
缓解急性发作:短效β₂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用于快速舒张支气管。
个体化管理: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级治疗,定期评估肺功能。
六、为何存在两种称谓?
历史沿革:早期医学对疾病认知有限,仅观察到“喘息”症状,故称“哮喘”。随着解剖学发展,明确病变部位在支气管,故规范命名为“支气管哮喘”。
语境差异:日常交流中,患者更倾向于使用“哮喘”这一简短称谓;而医学文献、诊疗指南中必须使用“支气管哮喘”以确保术语精准。
七、特殊情况需注意
非支气管哮喘的“喘息”:如左心衰竭导致的“心源性哮喘”,本质是肺水肿,与支气管哮喘的病理机制完全不同,需通过病史、影像学检查等鉴别。
职业性哮喘:因接触特定职业暴露物(如异氰酸酯)诱发,本质仍是支气管哮喘,但需追溯病因并避免接触过敏原。
总结:支气管哮喘与哮喘是同一疾病的医学术语与俗称。无论称谓如何,其本质均为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需通过症状、肺功能及排除性诊断确诊,并遵循抗炎、解痉、个体化管理的治疗原则。患者无需纠结称谓差异,重点在于规范治疗与长期管理。
山东省济南哮喘病医院、济南肺康哮喘病研究院,正规胸肺呼吸病专业医院,医院打造强势专家队伍,拥有一支专业的以董茂利、王东洋、赵凤芹、史逸鸽、姜豪杰等呼吸科专家团队,用“技术”和“医德”为广大患者服务。医院开展长期技术合作,医院不断开展同众多医学院校、医疗机构的合作与各地医院互派专家进行学术交流和探讨,如北京中医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原庆、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张弘、赵静主任、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林俊岭、山东省中西结合呼吸内科主任杨琳红、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医内科亓梅、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医呼吸内科倪祥惠等知名医院专家,从而确保医疗技术上的精益求精、“科技兴医、质量建院”的发展方向。
温馨提示:济南哮喘病医院(山东省呼吸肺病二级专科医院)济南肺康哮喘病研究院(山东省呼吸肺病研究院)-山东省立三院专科联盟医院,是山东省一家集专业性、科研性于一体的胸肺呼吸系统疾病二级诊疗专科医院。医院在治疗哮喘病、肺气肿、慢阻肺、肺心病、支气管扩张、老慢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病、尘肺、肺纤维化、支气管炎、矽肺、肺结节、肺大泡、咳痰喘等胸肺呼吸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