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宝芝堂中医馆肿瘤名医唐善先指出:恶性胸水病因主要是癌灶不断生长,特别是生长在肺周边邻近胸膜的腺癌,突破肺表面的脏层胸膜,当呼吸发生脏层和壁层胸膜发生相对运动时,癌细胞擦到全胸膜面,包括心包、膈肌表面,造成癌结节的胸膜种植播散,侵犯和阻塞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影响胸水新陈代谢,产生大量含有蛋白质和血液成分的胸水,一般为淡黄色含癌细胞的胸水,当肿瘤有出血或穿刺抽水时刺破小血管可产生血性胸水,约占75%。
正常人在生理状态下,人体的胸腔、腹腔、心包腔内部都存有少量液体。当肺脏做呼吸运动,这些液体能在肺脏和它们的侧壁浆膜之间起到减轻摩擦的作用,有助于体内脏器的运动。这些液体就像汽车发动机内的润滑油一样是不可缺少的。正常时,每日胸水量在200~300毫升发生新陈代谢,所以见不到胸水潴留,所以通常在这些腔隙内一般采集不到液体;但在病理状态下,浆膜腔内液体的产生和吸收平衡受到破坏,生成了过多的液体积存于这些腔隙,即出现胸水。严重时大量的积液会压迫体内脏器,引起人体呼吸困难、心脏压迫感等许多不适症状。
成都宝芝堂中医馆名老中医-唐善先
唐善先,从事中医临床诊疗三十余年,学及中西,博采众家,不断融汇各派中医精华;对各种疑难杂症的诊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以中医药防治放化疗毒副反应和肿瘤复发转移为特色,近年来致力于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研究,并提出以“带瘤生存”为治疗观点,体现了抗肿瘤治疗的务实思维。中晚期癌症患者即使出现大量胸水、腹水或骨转移、肝转移等情况,如能及时进行全身有效的抗肿瘤综合治疗,大部分患者仍可获得较长期生存。
同时强调,中医药应当在肿瘤早期并且还要全程参与治疗,而不应该当做晚期肿瘤患者的“稻草”。提高中医药的治疗参与率,有助于提高中晚期癌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从观念上摈弃肿瘤的“过度治疗”或重复治疗,使无法治、愈的肿瘤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而“带瘤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