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乖乖待在胃里的胃酸是好孩子,那么到处乱窜的胃酸就是个“熊孩子”。消化道中3种溃疡的发生都和乱窜的胃酸有关。
▶往上窜,胃反酸会“腐蚀”食管
在人的食管和胃的连接处,有一个贲门,如果胃酸从贲门“窜上来”到食管里,会造成胃食管反流,引起食管及周围组织不适,出现烧心泛酸症状,还会表现为反复咳嗽、咽部异物感,甚至出现口腔溃疡、胸闷、心慌等情况。
食管既不耐酸也不耐碱,如果经常性的胃食管反流,食管就发生糜烂,导致反流性的食管炎,再严重一点形成溃疡,溃疡再严重形成狭窄或梗阻,若长此以往,食管发生器质性病变,严重的后果就是食管癌。
▶往下窜会“腐蚀”十二指肠
如果胃酸向下窜到幽门,就会导致十二指肠球部发生溃疡,形成一个糜烂面或者溃疡面。
主要表现为饥饿时隐痛不适,约有2/3的疼痛呈节律性:早餐后1~3小时开始出现上腹痛,如不服药或进食则要持续至午餐后才缓解。饭后2~4小时又痛,进餐后可缓解。
▶窜“入”胃壁,将腐蚀胃黏膜
人体正常的胃黏膜表面有一层黏液层保护我们的胃壁,除了这个黏液层,胃黏膜之间的细胞是紧密连接的,一般的胃酸是无法穿透黏膜层的。
但如果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应激因素,或烟酒刺激等,破坏了黏膜层的细胞结构,胃酸就会有机可乘,跑到黏膜下面导致黏膜损伤,逐步发生炎症,形成糜烂溃疡,在反复的胃酸刺激下还会形成胃穿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