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胃病总是检查胃镜?
早期胃部病变,包括一些严重风险,症状往往和普通的消化不良、慢性胃炎很相似!无论是患者自己还是医生,单凭不舒服的感觉,很难准确判断深浅。
胃镜是目前能直接、清晰观察食管、胃及十二指肠内部黏膜情况的“金标准”检查手段。它能帮我们发现肉眼难以察觉的微小病变,真正做到“早发现、早安心”。
1.它看得清楚:我们的胃是一个空腔器官,X光、B超等影像学检查无法替代胃镜在直视下观察黏膜细节的能力。
2.早筛查意义重大:对于有长期胃部不适(如反复胃痛、腹胀、嗳气、反酸烧心、恶心、食欲下降)的人群,尤其是中老年或高危人群,胃镜筛查是揪出潜在早期风险的关键一步。讳疾忌医、只因害怕难受就拒绝检查,可能错过好时机,导致后续处理难度和成本大大增加。
有胃病怎么办?用药不能想当然
胃病的类型很多,比如常见的顽固细菌感染、胃动力问题、黏膜炎症或损伤等等。不同病因、不同症状,处理方案截然不同!
1.找到“真凶”是前提:确定病因是关键。是否存在特定细菌感染?是胃功能失调还是黏膜损伤?胃镜结合必要的检查(如呼气试验等)是明确诊断的核心环节。
2.个性化治疗方案:医生会根据明确诊断的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可能包括杀灭特定细菌的疗程、调节胃功能的药物、保护修复受损黏膜的药物等等。
3.切忌自行服药:不要根据网络信息或他人经验自行买药吃!不恰当的用药不仅可能无效,更可能掩盖病情。
出现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胃部不适,尤其是伴有报警症状(如莫名消瘦、贫血、呕血、黑便等),务必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别把小胃病“对付”成了大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