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腹痛腹泻?这可能是肠炎,也可能是肠易激综合征(IBS)!两病症状相似却“脾气”不同,处理不对可能延误治疗!学会简单区分,关键时候很管用。
1.病因大不同
肠炎,这位“肠道侵略者”,常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发起攻击,有时自身免疫系统也会“误伤”肠道,导致炎症或损伤。
肠易激综合征,更像是肠道的“情绪化反应”,与肠道敏感、蠕动异常、精神压力或饮食刺激紧密相连,检查却找不到器质性病变。
2.症状有差异
肠炎:急性发作时,会出现腹痛、腹泻(可能带血)、发热、呕吐,慢性炎症则表现为反复黏液血便、体重下降。
肠易激综合征则以腹痛、腹胀为主,排便后有所缓解,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大便常带黏液但无血,容易受到情绪或饮食变化的影响。
3.检查见分晓
肠炎:患者血常规可能白细胞升高,粪便检测见病原体或隐血阳性,肠镜可见黏膜病变。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各项检查无异常,诊断需排除其他疾病。
4.治疗各不同
肠炎治疗需抗感染、抗炎,严重时需住院。
肠易激综合征侧重调节饮食、缓解压力,药物仅用于缓解症状。
如果持续发热、血便、体重骤降,夜间腹痛或腹泻加剧,以及家族有炎症性肠病史者,需警惕肠炎,及时就医。切勿自行用药,尤其是抗生素或止泻药。要进行粪便检测、肠镜后,根据检查结果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