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精神心理科医院-南京神康心理医院】如何区分抑郁症和双向情感障碍

南京神康心理医院

抑郁症与双相情感障碍是较易被混淆的两种精神心理疾病。许多患者因初期症状相似而被误诊,延误了治疗时机。实际上,这两种疾病如同情绪的“单行道”与“过山车”,前者困于低落的泥潭,后者在高低起伏中失控。

一、本质区别:情绪维度的“单一”与“双向”

两种疾病的根本差异在于情绪波动的模式,这也是临床诊断的核心依据。

抑郁症,医学上常称为“单相抑郁”,其情绪曲线呈单一的“下行趋势”。患者核心表现为持续的情绪低落,如同行走在漫长的黑暗隧道中,始终无法触及光明。这种低落并非短暂的情绪波动,而是持续两周以上的、显著的心境灰暗,且全程不会出现明显的“情绪高涨”阶段。

双相情感障碍则以“情绪两极跳跃”为典型特征,患者的情绪在“低谷”与“高峰”间反复切换。就像乘坐失控的过山车,时而坠入抑郁的深渊,时而冲上躁狂/轻躁狂的顶峰。南京神康心理医院的病例数据显示,约50%的双相患者首次发作表现为抑郁,这也是其易被误诊的重要原因——只有当躁狂/轻躁狂症状显现时,疾病的“双向”本质才会暴露。

二、症状辨析:抑郁期的“相似”与躁狂期的“独有”

两种疾病在抑郁发作期的症状高度重合,但双相情感障碍独有的躁狂/轻躁狂发作,是区分二者的关键“标识”。

(一)抑郁发作期:难以分辨的“共同困境”

无论是抑郁症还是双相情感障碍的抑郁期,患者均会出现《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标准中的典型症状,核心可概括为“情绪低落+兴趣丧失”,具体表现为:

心境持续灰暗,对以往热爱的事物失去兴趣,甚至连基本的日常活动都感到乏味;

精力严重耗竭,简单的家务、工作都需耗费极大体力,常伴随明显的疲劳感;

睡眠与食欲紊乱,或出现入睡困难、早醒等失眠症状,或陷入过度睡眠状态;食欲可能显著减退导致体重下降,也可能异常亢进引发体重增加;

认知功能受损,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做决策时反复犹豫、无法决断;

伴随负面情绪,常出现自责、自罪心理,严重者会产生自杀的念头或行为。

提醒,仅靠抑郁症状无法准确区分二者,此时需重点追问患者既往是否有“情绪高涨”的异常表现。

(二)躁狂/轻躁狂期:双相情感障碍的“专属信号”

躁狂与轻躁狂本质上是同一症状的不同严重程度,前者对社会功能影响更剧烈,后者易被忽视,但二者都是双相情感障碍的“独有标志”,抑郁症患者绝不会出现此类症状。

躁狂发作时的典型表现为“情绪与行为的全面亢奋”:患者会突然变得情绪高涨、欣快异常,常自称“感觉自己无所不能”,部分患者则表现为极端易激惹,一点小事就会引发暴怒;思维如同脱缰的野马,想法接连不断,说话速度极快,话题频繁跳跃,旁人难以插话;精力异常充沛,每天仅睡3-4小时仍毫无困意,甚至连续数日高强度活动也不觉得疲惫;同时伴随明显的冲动行为,如疯狂购物、不计后果地投资、轻率交友等,部分严重患者还会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严重影响工作与生活,甚至需要住院治疗。

轻躁狂发作的症状与躁狂一致,但程度更轻微,且无精神病性症状。临床发现,这类患者常被误认为“状态变好”——他们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工作效率看似提升,实则处于情绪异常波动的状态,若未及时识别,可能逐渐发展为躁狂发作。

三、病程与背景:隐藏的“鉴别线索”

除核心症状外,南京神康心理医院强调,发病年龄、病程特点、家族遗传史等“隐性线索”,也能为鉴别诊断提供重要支撑。

从发病年龄来看,抑郁症多见于20-40岁的成年早期,中老年群体也可能因生活应激事件诱发;而双相情感障碍发病更早,约50%的患者在25岁前发病,青少年期发病的比例远高于抑郁症。不少青少年因“情绪反复无常”就诊,较终被确诊为双相情感障碍,这一点需家长格外警惕。

病程特点上,抑郁症的发作呈“单次低落-缓解-复发”的模式,每次抑郁发作持续数周至数月,缓解期患者心境可恢复正常,但始终不会出现躁狂症状;双相情感障碍则呈“抑郁期-缓解期-躁狂/轻躁狂期-缓解期”的循环模式,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快速循环”,即1年内发作次数≥4次,情绪波动更为频繁。

家族遗传史的差异也十分显著。南京神康心理医院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抑郁症虽有遗传倾向,但遗传度相对较低;而双相情感障碍的遗传度高达70%-90%,若患者的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患有该病,其本人患病风险会比普通人群高出数倍。因此,就诊时详细告知家族病史,对准确诊断至关重要。

四、治疗与警示:误诊的“风险”与科学的“应对”

两种疾病的治疗原则截然不同,误诊可能导致严重后果,这也是南京神康心理医院强调“精准鉴别”的重要原因。

抑郁症的治疗以抗抑郁药为核心,配合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综合干预,多数患者在规范治疗后症状可显著改善。但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禁用单一抗抑郁药——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需以心境稳定剂(如锂盐、丙戊酸盐)为基础,根据病情联合抗精神病药或抗抑郁药,且用药剂量与疗程需严格遵循医嘱。

在此,特别提醒:生活中不少人会将“情绪波动”等同于双相情感障碍,或将“持续低落”直接归为抑郁症,这都是常见的认知误区。抑郁症患者的情绪波动多为“低落中的烦躁”,未达到躁狂/轻躁狂标准;而双相的“波动”是“极端低落”与“极端高涨”的交替,二者有着本质区别。

情绪的“单行道”与“过山车”,虽都指向情绪的异常,但治疗与预后却天差地别。南京神康心理医院强调,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断是一项系统工程,需结合病史采集、精神检查、量表评估等多方面综合判断。若你或身边人出现持续的情绪异常,切勿自行对照症状“贴标签”,应及时前往南京神康心理医院等正规医疗机构的精神心理科就诊,由专业医生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才能真正走出情绪的困境。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文章

推荐医生

MORE+

擅长: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躁狂症、失眠症、焦虑症及其它心理障碍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擅长对精神科疑难杂症的处理

擅长:失眠、头晕头痛、癫痫、精神分裂、植物神经紊乱、强迫症、恐惧症等

擅长:抑郁、焦虑、自闭症、人格障碍等情感障碍,青少年亲子关系、学习压力、个人成长、人际关系以及成瘾依赖等问题

热门科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