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惠西区医院肾病专家排名:治养结合 身心同调

北京四惠中医医院

“治疗外感病,特别是以发热、高烧为主要表现的外感病,要速战速决,争取尽快见效!

治疗内伤病,像如今高发的各种结节、慢性胃炎等疾病,不能急于求成,须循序渐进,稳扎稳打。”

……

采访中,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张雪亮主任妙语连珠,神采飞扬。金句频出的背后,是他深厚的中医底蕴和饱满的文化浸润。

张雪亮主任信手拈来地指出,早在清代,著名医家吴鞠通就在《温病条辨》中讲,“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意思是说,治疗“风寒暑湿躁火”外邪侵袭所致的疾病,要像将军打仗一样,兵贵神速,速战速决;治疗因“喜怒忧思悲恐惊”情志或行为不循常度所致的疾病,要像宰相治理国家一样,坐镇从容,运筹帷幄,循序渐进。

因为深谙中医精髓,临床经验丰富,在张雪亮主任的临床上,总是有喜讯传来:长有5个乳腺结节的患者,经3个月中药调理后,B超检查全部消失;胆囊息肉已达1.3cm的患者,经中药3个月调理后,从胆囊切除手术风险中摆脱……

“实事求是,科学态度”

张雪亮主任学伤寒出身,研究生导师是伤寒大师刘渡舟。被伤寒成就的他,临床以治杂病著称。在他的门诊患者中,以息肉、结节类患者为主,同时也覆盖慢性胃炎,各种原发性、继发性肾病,失眠、头痛,红斑狼疮等多种病种。因为病情复杂,过往就医经历坎坷,这些慕名而来的患者心态不一。有的半信半疑,有的试试看,有的则有很大期待。无论面对怎样的患者,张雪亮主任始终秉承一个原则:实事求是,不说大话。

这样的原则,在他与一位胆囊息肉患者的沟通示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3月13日,在北京四惠西区医院16诊室外,患者程伟(化名)从山西阳泉远道而来。眼前的程伟,一身休闲装,讲起话来力量感满满。谁知,朝气蓬勃的面庞背后,他正被“切除胆囊”的担忧困扰。

程伟告诉笔者,不久前,自己在当地医院检查出来胆囊息肉。因为息肉尚小,西医大夫建议定期随访,待息肉增大时,再考虑切除胆囊。这样的建议,让程伟很不认同。他反问道:“毕竟是一个器官,怎么说切就切呢?”

为了找到更好的干预方法,程伟一有空就在网上搜索。生怕息肉长大、恶变的他,一次终于在小红书上刷视频时看到,不少病友经张雪亮主任医治后,息肉缩小甚至消失,从切除胆囊的提心吊胆中解放出来。被打动后,程伟决定起身北上,实地体验。

“中医能治好胆囊息肉吗?”一落座,程伟便向张雪亮主任问起了心中疑惑。其实,这也是绝大多数胆囊息肉患者的共同关切。对此,张雪亮主任实事求是地回答说:“临床上虽有不少好消息,但胆囊息肉确实不好治!”

张雪亮主任解释,临床发现,经治后胆囊息肉变小的仅占20%~30%。再加上,因为尚未找到规律,难以断定什么样的患者能够缩小。一般情况下,胆囊息肉能否变小,3个月可见分晓。

值得注意的是,也有特例出现。在张雪亮主任临床上,就曾出现一位胆囊息肉达1.2cm大,已达手术标准的患者,连服2个月中药后,病灶一点没缩小,被告知别再继续服用时,患者不甘心。结果,再服用一个月后,息肉完全消失。

“临床是错综复杂的,千变万化的。”张雪亮主任感慨地说:“尽管不敢对每位前来就医的患者打包票,但治疗胆囊息肉这么多年来,还是不断有好消息传来。”局限面前,张雪亮主任仍希望给患者传递信心。

“尽量不用贵药”

良好的疗效是医患都乐于看到的,但张雪亮主任深知,要想达到这一目标,仅有技术是不够的,还要医德为先,为医患关系注入信赖。

医德体现在哪里?张雪亮主任表示,体现在一点一滴的行动中。崇尚“治养结合,身心同调”的他举例,临床上,要细心倾听诉求,听懂患者主要问题;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解释;良言一句三冬暖,不能说“你怎么现在才来”类似的责备、吓唬之语;尽量不用贵药,非用不可的时候,给患者特殊说明,嘱咐其多熬几次;对于有明显心理问题的患者,一定要给出心理干预指导;治养结合,还要告诉患者生活注意事项,帮助患者从根源解决问题。

所言所指,均是张雪亮主任的临床示范。笔者看到,尽管门诊量很大,接诊时间有限,但是在接诊伴有心理、情绪障碍的患者时,张雪亮主任总是努力为患者找出符合患者实际的、可操作性强的实用方法。

有患者说,自己明知道爱生气,但就是控制不住。这时,张雪亮主任就提醒他,回家以后,在小学生田字格本上,一笔一划地抄东西,修炼心性,抄佛经,抄唐诗宋词都可以。而对抑郁低沉的患者,张雪亮主任总是鼓励其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

事实上,张雪亮主任对患者的体恤关怀可追溯至一对遭遇“踢皮球”的母子。

上世纪80年代初,在山东中医学院(现山东中医药大学)就读的张雪亮主任,在山东临沂一家中医院儿科实习时,目睹了一道令人唏嘘的救治难题:“孩子10来岁大,手脚疼,痉挛得厉害。看了西医没办法才来中医院。因为感觉比较难治,发愁的儿科主任以‘孩子超过岁’为由,建议其到内科看诊。而同样感觉比较难治的内科,则以‘12岁以下都应看儿科’为由拒绝应诊。

眼看两个科室来回踢皮球,面对患儿母亲“求求你们”的恳求,不忍心的张雪亮主任斗胆向儿科大夫“请缨”:“老师,您看我来开个方行不行?”经同意后,熟背《伤寒论》的他立即根据孩子症状,开出了芍药甘草汤(《伤寒论》中有“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之语)。谁知,一周过后,患儿母亲满医院找尚是轮转实习大夫的张雪亮主任。找到后,患儿母亲高兴地向张雪亮主任和轮转科室的主任说:“之前孩子两条胳膊、两条腿都疼,这个方子吃下去没两天,只剩一个胳膊疼,而且还很少发作。”

如此鲜活事例,令张雪亮主任诚心发愿:“一定要学好中医,治病救人。”叹服于《伤寒论》经典的张雪亮主任,为了考上伤寒大师刘渡舟的研究生,刻苦攻读,痴迷到睡觉说梦话,都在背《伤寒论》的地步。

“烈火燃烧救人志,后继有人守初心。”如今,身为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张雪亮主任的心愿是:“将临床疗效再提高一些,把经验传给年轻人,让自己的经验多救一些病人。”

其言至朴,其情惟坚,在行医济世的道路上,张雪亮主任那颗炙热的医者之心,依旧强劲而滚烫。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医生

MORE+

擅长:咳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肾病、肝病、脾胃病、失眠、肿瘤放化疗术后调理等内科疾病;抽动症、淋巴瘤、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儿童糖尿病、川崎病、湿疹、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儿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擅长:运用中医治疗长期失眠、焦虑症、抑郁症、过敏性疾病、脾胃病、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血症、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各种疑难病症,以及动脉硬化、多发性斑块、脑出血、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

擅长:运用中医疗法治疗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声带结节、鼻息肉、胃肠息肉、胆囊息肉、子宫息肉、淋巴结肿大等各类癌前病变,以及心律失常、心房纤颤等各种疑难杂病。

热门科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