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惠西区医院肿瘤科主任是谁:治肿瘤,中医不可替代的三大理由
我因祖国需要,走上中西医结合肿瘤学道路。1967年,从北京医学院毕业后,我被组织分配到新疆天山脚下,开发天山中草药,解决当地牧民疾病问题。当地是食道癌高发区,得胃癌、食道癌的患者非常多。我本是西医出身,形势逼得我没办法,必须学中医。
后来,根据国家需要,我又攻读了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西医结合研究生,并在太行山区进行食道癌的防治。1984年,中日友好医院成立,我被派去参与创建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任副主任,后来当了主任。就这样,搞了一辈子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从医57年来,可以说,我与肿瘤防治工作结下了深厚感情。
受《爱在四惠》邀请,回答一下备受社会关心的中医治肿瘤问题,向大家分享一些我个人对肿瘤治疗的工作体会,希望对增进患者、老百姓对中医治肿瘤的认识,有一些帮助。
缓解西医副作用中医历来本领强
近期,有关心中医肿瘤的社会人士问我:“西医肿瘤诊疗技术突飞猛进,突破性的肿瘤治疗新技术不断涌现,这会不会挤压中医肿瘤的生存空间?中医治肿瘤的根本优势是什么?”问题的背后,折射出对中医的些许不自信,以及对中医未来的担心。
必须承认,西医肿瘤治疗技术发展得非常快。在我57年的工作历程中,多次经历先进的西医肿瘤治疗新技术应用于临床,比如靶向药物、免疫药物等。这些高新技术成果的应用,促进了肿瘤治疗的进步,给肿瘤患者带来了福音,是人类健康文明的进步。不过,需要强调的是,西医的这些进步对于中医来说,并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相反,两者是相互配合,相得益彰的关系。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项全新的西医疗法出现以后,有好处也必然有坏处。比如,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有很多副作用。在解决西医治疗副作用方面,中医有的是办法。我经常向我的患者讲:“中医药在缓解放化疗和靶向治疗的副作用方面,很有效。不要怕!该放疗的放疗,该化疗的化疗。”肿瘤治疗一向强调中西医结合,我们要通过积极的宣传,解决老百姓的担忧。
防治肿瘤并发症岐黄妙招显担当
缓解副作用之外,中医在肿瘤治疗中还有诸多西医无法比拟的优势。对并发症的“未病先治”便是其一。举个例子,肝癌患者,容易出现黄疸。在血、尿检查指标出现黄疸迹象,但患者还没真正出现黄疸时,中医大夫就能利用利湿退黄的办法,尽快避免黄疸的出现。相比之下,西医只能在看见黄疸以后,才去解决黄疸问题。
还比如说,胰腺周围有很多内脏神经,胰腺癌病情进展时,因病灶侵犯神经,胰腺癌患者通常会遭受剧烈疼痛。当患者还没疼痛时,给患者服用止痛药是不允许的,因为这不仅涉嫌过度医疗,还因为止痛药存在恶心、呕吐、影响血象等副作用,给患者带来痛苦。但中医就没关系。从中医角度来讲,不通则痛,预感到将来要发生疼痛时,中医可以提前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等办法,早早把疼痛给截住,确保患者将来不疼。在这点上,中医比西医先进。
值得强调的是,这需要扎实的中西医结合基础。只有拥有扎实的中西医结合背景,才能清楚地预判到,肿瘤今后可能会转移到哪儿,会有哪些症状,早早地干预,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截住。在这点上,中西医结合大夫,比单纯的西医或中医大夫都要强。
不仅是“防”,中医药在治疗某些肿瘤并发症方面也非常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例如,卵巢癌、肝癌晚期患者通常会出现腹水。腹水严重的患者,肚子很大,腿部肿胀,没有食欲。如果腹水一直控制不住,患者可能就会像“一个土豆插了几根牙签”一样,肚子老大,四肢很瘦。解决腹水,西医现阶段的主要方法是“抽”,因为治标不治本,抽完了腹水还长。相比之下,中医有温阳利水、皮肤吸收的办法,运用此方法,我们研究出“实脾消水膏”。将此膏剂敷在患者肚子上,再抽时,腹水就长得慢多了。这一院内制剂,连同我们用于控制肺癌和肺结节发展的院内制剂“平肺口服液”,至今在临床上已经使用了20多年。
诸如此类,中医在防治肿瘤并发症方面的优势还有很多。
全人关爱有温度患者倾心有希望
从另一方面来讲,肿瘤治疗是个体化的,患者的诉求是多元化的。高新而激进的西医技术,并不一定会成为每位肿瘤患者的首选。千百年来,尽管西医治疗手段不断进步,但中医治肿瘤凭借其温和保守、保护器官、绿色微无创、简便验廉、护佑患者生活质量等特点,长久地受到众多肿瘤患者和家属的青睐。
五六年前,我曾遇到过一位因胃痛被检查出中期胃癌的女青年。一见面,她问的第一句话是:“我该怎么办?”按西医治疗原则,她的情况首选做手术。我二话没说,当即告诉她:“做手术!没别的选择!汤药可以一直喝着。”当然,我也从营养角度建议她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然而,这位女青年因为才20多岁,非常想保全自己的胃,不想把大部分胃都切了,就放弃了手术。不过珍爱生命的她,坚决遵从医嘱,规律喝中药,还食用专门的有机蔬菜、水果,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令人欣喜的是,两三年后再复查,女青年胃癌消失,只剩下一个瘢痕。
李佩文教授为高龄晚期卵巢癌患者协调收治床位
这位女患者的案例让我非常受鼓舞。像她的病情,一般情况下,预后很不乐观。而她在没有按照西医标准治疗的情况下,仅依靠服用中药和改变生活方式就长期存活下来了,说明中医药联合生活方式的调整对防治肿瘤是有效的。
其实,像这样振奋人心的案例,我在临床上遇到过很多。刚来的时候,不少患者忧心忡忡地说:“大夫说了,我还能活一年两年。”然后,经过中医药治疗,活十年、二十年的都有,来看病的时候,甚至跪下磕头感谢。
现代科学技术层出不穷,中医药为什么延绵千年而不绝?能治病,有优势确切的临床价值,造福老百姓是根本。总而言之,面对西医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医肿瘤人一方面不必妄自菲薄,另一方面也不能怠惰松懈,还是要老老实实地挖掘中国几千年留下来的中医遗产。传统的中医不仅不能丢,而且应该挖掘得越来越深,与西医平行前进。
同时,我也呼吁肿瘤和癌前病变的患者,要有中西医结合治肿瘤意识,在看西医的同时,别忘了看看中医。看中医、西医两者没有矛盾,结合起来,对改善病情更好。另一方面,要想加快肿瘤康复,一定要树立豁达开阔的心境,减少恐惧,努力保持心情舒畅。同时,改变自身不良生活方式,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对年轻大夫而言,中医、西医不要偏门儿,两套理论知识都要学,要努力成为一名中西医结合大夫。医患齐心,让中西医结合在造福肿瘤患者健康中绽放出更美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