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耳鼻喉研究所 济南耳鼻喉医院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济南耳鼻喉医院

山东省耳鼻喉研究所,济南耳鼻喉医院。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以清除中耳积液、改善通气引流、恢复听力为核心,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病因,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以下是具体治疗方法及适用情况:

一、保守治疗(适用于轻中度患者或早期阶段)

1.药物治疗

抗生素适用情况:合并急性感染(如耳痛、发热)或鼻咽部炎症(如鼻窦炎)。

常用药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类抗生素(如头孢呋辛),疗程5-7天。

注意:单纯分泌性中耳炎无需长期使用抗生素,避免耐药性。

糖皮质激素适用情况:减轻黏膜水肿,促进积液吸收,尤其适用于儿童或过敏体质患者。

用药方式:口服:泼尼松(成人5-10mg/日,儿童0.5mg/kg/日),疗程3-5天。

鼻喷: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每日2次,直接作用于咽鼓管开口。

黏液促排剂作用:稀释黏液,促进排出,改善中耳通气。

常用药物: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切诺)、氨溴索口服液,疗程2-4周。

2.物理治疗

咽鼓管吹张方法:通过捏鼻鼓气(瓦尔萨尔瓦动作)、波氏球吹张或导管吹张,平衡中耳压力。

适用人群:儿童需在家长协助下完成,成人可自行操作。

频率:每日3-5次,持续1-2周。

红外线或超短波理疗作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

疗程: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5-10次为一疗程。

3.病因治疗

控制鼻咽部疾病:过敏性鼻炎:使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或鼻用激素。

腺样体肥大:儿童需评估腺样体切除指征(如阻塞后鼻孔>2/3)。

鼻窦炎:抗生素+黏液促排剂联合治疗。

二、手术治疗(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或重症患者)

1.鼓膜穿刺术

操作:在耳内镜下用细针经鼓膜穿刺,抽吸中耳积液。

优点:微创、快速缓解耳闷和听力下降。

缺点:可能复发,需多次操作。

适用人群:积液黏稠或保守治疗1-3个月无效者。

2.鼓膜切开置管术

操作:在鼓膜切开后,放置通气管(如T型管)保持中耳通气。

优点:长期维持中耳压力,减少复发,通气管可留置6-12个月。

缺点:需全麻(儿童)或局麻(成人),可能遗留鼓膜瘢痕。

适用人群:反复发作(≥3次/年)、听力损失严重或合并言语发育迟缓的儿童。

3.腺样体切除术

操作:经鼻内镜或口咽入路切除腺样体。

优点:解除咽鼓管机械性阻塞,降低复发率。

适用人群:腺样体肥大(尤其阻塞后鼻孔>50%)或合并慢性鼻窦炎的儿童。

4.咽鼓管球囊扩张术

操作:经鼻导入球囊导管扩张咽鼓管软骨部,改善通气功能。

优点:微创、保留咽鼓管结构,适用于咽鼓管功能障碍者。

缺点:费用较高,需专业设备。

适用人群:成人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或传统手术失败者。

三、特殊人群的治疗调整

1.儿童患者

优先保守治疗:因儿童咽鼓管解剖结构特殊(短、平、宽),约50%可自愈。

手术指征:病程≥3个月,保守治疗无效。

听力损失≥25dBHL或影响语言发育。

反复发作(≥3次/年)或合并腺样体肥大。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医生

MORE+

擅长:在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重症的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胜任本专业重大复杂手术治疗。尤其在鼻科疾病、咽喉疾病、头颈肿瘤、耳科疾病、睡眠呼吸障碍等疾病的治疗方面有较深的造诣。

擅长:擅长各类型鼻炎、鼻息肉、鼻窦炎、鼻腔肿瘤、鼻中隔偏曲、喉部肿瘤及声带息肉、声带小结、鼾症、面神经疾病、眩晕等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微创治疗。

擅长:对鼻科、耳科、咽喉科、眩晕等各疾病的诊疗,对慢性鼻炎、鼻窦炎、鼻中隔偏曲、咽喉炎、声带疾病、中耳炎、耳肿瘤、先天耳畸形、内耳疾病、面神经疾病、耳鸣、耳聋、眩晕等有较深的造诣和丰富的经验

热门科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