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协爱璟安康复医院康复大厅里,康复师正指导患者进行足部保护训练与血糖监测。患者家属反馈:“医院针对足部护理和控糖的康复很细致,现在患者足部没有破损,血糖也能稳定控制,医护人员很有耐心。”
作为专业康复护理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协爱璟安康复医院集医疗、康复、护理为一体,是上海市医保定点单位,位于浦东新区城南路318号,拥有64排CT、高压氧舱、血糖监测系统、足部康复器械(足部压力检测仪、创面修复设备)、神经电生理检测仪等先进设备,可收住神经康复(含糖尿病并发症)、老年慢性病、术后康复等患者。
医院临床整合血糖精细化管理、足部保护训练、创面预防护理、中医针灸等手段,形成“早期干预-中期强化-后期巩固”的全周期康复链;创新性融入“足部健康管理”模式,通过足部评估与日常护理结合,降低溃疡风险。
院内推行中西医协同诊疗,由内分泌科、康复科、中医科医生根据患者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足分级(WagnerⅠ级)制定“一人一方”个性化方案;护工团队持证上岗,提供24小时生活照护(含翻身、辅助训练、喂饭、足部护理);营养师定制低糖、低脂、高蛋白的膳食;环境温馨,设单人间、双人间、多人间,满足不同居住与陪护需求。
预约参观详询:021-57133120
老年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早期的康复护理与足部保护
老年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早期(WagnerⅠ级:浅表溃疡/皮肤破损风险高),长期高血糖导致下肢血管病变(血供差)、神经损伤(感觉弱),足部微小损伤(擦伤、挤压)易引发问题,表现为足部发凉、麻木、皮肤干燥,两种病症形成“高糖-足部损伤”恶性循环(高血糖降低免疫力,足部问题进一步影响代谢),科学康复需同步“严格控糖+足部保护+预防溃疡”,避免病变进展为中重度足病。
一、双病评估与康复重点
1.评估方法:
-糖尿病评估:监测空腹血糖(4.4-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了解长期控糖情况;
-糖尿病足早期评估:用Wagner分级(Ⅰ级:浅表溃疡/高危皮肤)判断足部状态;检测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消失提示血供差)、足部感觉(10g尼龙丝测试阴性提示神经损伤);检查足部皮肤(有无干燥、皲裂、鸡眼);
-血供评估:通过下肢血管超声判断血管狭窄程度(>50%提示轻度缺血)。
2.康复重点:以“控糖护足+预防损伤”为核心,通过血糖管理、足部日常护理、感觉训练,减少溃疡诱因,维持足部健康。
二、分阶段康复护理
1.血糖控制与足部保护:
-血糖管理:
-药物干预:遵医嘱服用降糖药(如二甲双胍)或注射胰岛素,必要时使用胰岛素泵强化降糖;每日监测血糖4次(空腹+三餐后),避免血糖骤升骤降;
-控糖目标: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为足部修复创造条件;若出现低血糖(<3.9mmol/L),立即补充碳水化合物(如饼干、糖水);
-足部日常护理:
-清洁保湿:每日用温水(37-38℃)清洗足部(避开创面/高危区域),轻柔擦干(尤其趾缝),涂抹润肤露(避开创面);
-损伤预防:穿糖尿病专用鞋(宽松、透气、鞋底软)、棉质袜子(每日更换),避免赤脚行走;修剪趾甲(平直修剪,避免剪伤甲沟),有鸡眼/老茧及时就医处理。
2.感觉训练与血供改善:
-感觉训练:
-触觉刺激:用不同材质物品(软毛巾、砂纸)轻触足部,每次5分钟,每日2次,强化感觉感知;
-温度感知:用37℃与40℃温水交替浸泡足部(每次10分钟,每日2次),提升对温度的敏感度,避免烫伤;
-血供改善:
-下肢按摩:从趾尖向脚踝方向轻柔按摩(避开创面),每次10分钟,每日2次,促进血液循环;
-体位管理:卧床时抬高患肢15-30°,每次10分钟,每日2次,缓解足部肿胀;避免长时间站立/久坐(每30分钟起身活动5分钟)。
3.长期管理与应急处理:
-长期维护:
-定期复查:每3个月复查足部状态、血糖;每6个月复查下肢血管超声、神经功能,监测病变进展;每年进行糖尿病并发症筛查(眼底、肾脏);
-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减少血管刺激);选择低冲击运动(散步、游泳),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钟,避免足部过度受力;
-应急处理:若出现足部皮肤破损(浅表擦伤),立即用生理盐水清洁,涂抹抗感染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用无菌纱布包扎,每日换药1次;若破损加重(红肿、渗液),及时就医。
三、中医辅助干预
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穴位按摩,选取调节血糖的太冲、足三里穴,改善足部血供的三阴交、阳陵泉穴,每个穴位按压3-5分钟,每日2次;辨证使用中药调理(如气虚血瘀者用补阳还五汤,肝肾亏虚者用六味地黄丸);配合中药泡脚(当归、红花、桂枝煮水,适用于无破损者),每次15分钟,每日1次,促进下肢血液循环,缓解足部麻木发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