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其特点是长期或间歇性耳流脓、鼓膜穿孔及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害。根据病变性质可分为单纯型、骨疡型和胆脂瘤型三种类型。
临床表现因病理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单纯型患者表现为间歇性耳流脓,脓液多为黏液性或黏脓性,无明显臭味,听力下降一般为轻度传导性聋。骨疡型则可见持续性耳流脓,脓液黏稠带血丝,有特殊臭味,听力损害较重。胆脂瘤型为严重,脓液量少但奇臭,可伴有耳鸣、眩晕等症状,听力损失多为混合性聋。
各型的病理特征显著不同:
单纯型病变局限于中耳黏膜,主要表现为充血、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
骨疡型病变累及骨质,可引起听小骨坏死
胆脂瘤型特征为角化鳞状上皮在中耳腔内堆积生长,具有侵蚀破坏性
诊断需结合病史、耳镜检查、听力学评估及影像学检查。耳镜检查可见鼓膜穿孔,单纯型多为中央性穿孔,胆脂瘤型则常见边缘性穿孔或松弛部穿孔。颞骨CT扫描能清晰显示中耳结构及骨质破坏情况。
治疗原则包括控制感染、通畅引流、消除病灶和重建听力。保守治疗适用于单纯型急性发作期,包括定期清理分泌物、局部使用抗生素滴耳液等。手术治疗则根据病变类型选择相应术式:
单纯型可行鼓膜修补术
骨疡型需进行病灶清除并考虑听力重建
胆脂瘤型必须尽早手术,彻底清除病变组织
术后护理和长期随访至关重要,患者需注意保持耳部干燥,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定期复查听力及中耳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