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眼中的脑出血:7种类型,7种调法,早看早预防!

武汉世纪国医堂中医医院

“老张头昨天还跟邻居下棋,今天一早突然喊头疼,接着半边身子动不了了——这场景是不是听着耳熟?中医里管这种病叫‘中风’,和咱们常说的‘脑出血’是一回事儿。老祖宗早看明白了:这病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身体里‘气’和‘血’闹别扭,堵在脑袋里闹出的乱子。

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聊聊,中医怎么给脑出血‘分类型、找病因’,让您一听就懂!

1.肝阳暴亢型

病因:情志失调(如暴怒、焦虑)导致肝阳上亢,气血逆乱上冲头部。

症状:

突发剧烈头痛,伴眩晕、面红目赤、口苦咽干。

烦躁易怒,甚至肢体震颤、筋脉拘急。

舌红苔黄,脉弦数(血压显著升高)。

特点:多见于高血压患者,脑出血常伴随高血压危象。

2.痰浊内阻型

病因:饮食不节(如高脂高盐饮食)导致脾胃运化失常,痰湿积聚。

症状:

头晕眩晕,言语不清,意识模糊。

形体肥胖,胸腹痞满,喉中痰鸣。

舌苔厚腻,脉弦滑。

特点:多见于中老年患者,痰湿阻滞经络,影响气血运行。

3.痰热腑实型

病因:痰热互结,腑气不通(如过食肥甘厚味)。

症状:

头痛如劈,神识昏蒙,痰多黏腻。

腹胀便秘,半身不遂,舌红苔黄腻。

脉滑数。

特点:需清热化痰、通腑泻浊,避免痰热蒙蔽心窍。

4.风痰瘀阻型

病因:痰瘀互结,阻滞经络(如长期痰湿未化)。

症状:

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语謇(说话不清)。

肢体麻木或沉重感。

特点:治疗需化痰祛瘀通络,恢复气血运行。

5.气虚血瘀型

病因:劳倦内伤或久病体虚,气虚无力推动血行。

症状:

头晕眼花,四肢无力,面色萎黄。

半身不遂,口角流涎,气短自汗。

舌质淡白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弱。

特点:多见于体质虚弱或长期疾病患者,需补益气血、活血化瘀。

6.阴虚风动型

病因:肝肾阴虚,阴不制阳,虚风内动。

症状:

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

肢体震颤,筋脉拘急,舌红少苔。

特点:多见于年老体弱或久病伤阴者,需滋阴熄风。

7.元气败脱型(危重证候)

病因:元气亏虚严重,正气耗散,难以维系生命活动。

症状:

突然昏仆,肢体瘫软,手撒肢冷。

冷汗淋漓,目合口开,二便失禁。

舌质暗紫,苔白腻,脉细弱。

特点:属中医“脱证”,需紧急回阳固脱,预后极差。

七大病症类型虽异,然皆以‘气血失衡’为根,以‘脏腑失调’为源。治疗时需‘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更需患者调摄情志、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方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医生

MORE+

擅长:肺结节、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各类结节疾病;三叉神经、面瘫、面神经痛等神经系统疾病

擅长:疑难顽固性颈肩腰腿疼、肩周炎、腱鞘炎、关节滑膜炎、肌肉扭伤、颈椎病、网球肘、腰椎间盘突出症、风湿类风湿、痛风、骨质疏松痛症、耳鸣、耳聋、头痛、头晕、中风后遗症、三叉神经痛、面瘫、坐骨神经痛、膝关节及足跟痛等各种急慢性痛症及疑难杂症等。

擅长:望色切脉,以双手诊脉为特色,坚持用中医的思维辨证治疗内科、妇科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疾病;肺结节、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各类结节疾病;肝胆疾病;肺癌、肝癌、胃癌等肿瘤疾病;前列腺疾病、性功能障碍等男性疾病;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等胃肠道疾病;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头痛、头晕、痛风、颈肩腰腿疼等各种疼痛疾病;耳聋、耳鸣等耳鼻喉疾病;荨麻疹等皮肤疾病;不孕不育疾病、亚健康调理、治未病等中医疑难杂症。

热门科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