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协爱泽安中医医院是由上海市卫健委批准设立的大型现代化综合医院,集医疗、康复、护理为一体,是上海市医保定点单位,拥有高压氧舱、1.5T核磁共振、64排CT、动态心电图机、心脏超声仪、无创呼吸机、运动负荷测试仪等专业医疗设备。
我院重点建设心血管康复病区、老年病照护区、亚重症监护病区、中医理疗区等特色专科,核心围绕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开展康复服务。将现代康复技术(心肌供血改善、心功能维护、液体管理)与传统中医手段(针灸、中药调理、穴位按摩)相结合,由心内科、康复科、中医科医生组成多学科团队,为患者制定“稳心功能+控负荷+预防急性发作”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
院内护工团队持证上岗贴身照护,提供翻身、擦洗、喂饭、陪同检查、用药提醒、心率与尿量日常监测等服务;营养师根据患者病情定制低盐(每日≤3g)、低脂、易消化的个性化膳食,兼顾营养均衡与心脏负荷控制;环境采用无障碍设计,设有单人间、双人间、多人间,房间配备呼叫系统与适老化设施,满足不同居住需求。
上海中医药大学协爱泽安中医医院地.址:上海市嘉定区沪宜公路3288号
收住对象:自理、半自理及不能自理的老年患者
预约参观详询:021-57133120
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康复护理与心功能维护
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缺血,进一步削弱心脏泵血能力,表现为活动后胸闷气短、下肢水肿、夜间憋醒,两种病症形成“缺血-心功能差”恶性循环(心肌缺血加重泵血障碍,心衰加剧心肌缺氧),科学康复需同步“改善心肌供血+减轻心脏负荷”,降低急性心衰与心梗风险。
一、双病评估与康复重点
1.评估方法:
-冠心病评估:用加拿大心血管学会(CCS)心绞痛分级(Ⅰ-Ⅳ级)记录胸痛发作频率;通过冠脉CTA判断冠脉狭窄程度(>50%为有意义狭窄);
-心力衰竭评估:用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Ⅰ-Ⅳ级)判断活动耐力;检测BNP(>100pg/ml提示心衰活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提示收缩功能下降);
-液体评估:每日测量体重(3天增重>2kg提示体液潴留)、记录尿量(目标1500-2000ml/日)。
2.康复重点:急性加重期(胸闷水肿加重+BNP升高)以“抗心衰急救”为主,稳定期(症状缓解+指标可控)以“轻度运动+用药管理”为主,恢复期(症状稳定1-3个月)以“耐力提升+长期维护”为主。
二、分阶段康复护理
1.急性加重期(症状明显+指标异常):
-紧急干预与休息:
-抗心衰治疗:遵医嘱服用利尿剂(如呋塞米)促进液体排出,记录每小时尿量;口服ACEI/ARB类药物(如缬沙坦)改善心功能;必要时短期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酚丁胺);
-呼吸支持与体位:给予低流量吸氧(2-3L/min),维持血氧饱和度≥92%;取半卧位(床头抬高45°),减轻肺部淤血;严格限制活动(以床边如厕为宜);
-监测与护理:每1-2小时记录血压、心率、呼吸;避免情绪激动与过饱饮食,每日钠盐摄入≤2g。
2.稳定期(症状缓解+指标平稳):
-用药与心功能维护:
-规范用药:每日固定时间服用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阿司匹林、他汀类)与心衰治疗药物,不可自行停药;定期复查肝肾功能、电解质(预防低钾血症);
-轻度运动:选择散步、太极拳,每次15-20分钟,每周3-5次;运动强度控制在“心率不超(220-年龄)×50%”“无心慌气短”,避开晨起心功能负荷高峰;
-生活管理:戒烟限酒,避免感冒与过度劳累;每日用温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减少感染诱发心衰风险。
3.恢复期(症状稳定1-3个月):
-耐力提升与长期管理:
-运动进阶:逐步增加运动时间(如散步至25-30分钟),尝试固定自行车训练(阻力适中),每次15分钟,每周3次,提升心肺耐力;
-定期复查:每3-6个月复查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BNP;每1年做1次运动负荷试验,监测心肌供血与心功能变化;
-自我管理:家中备体重秤与血氧仪,每周自测2-3次体重、血压与血氧;学习识别心衰加重信号(如气短加剧、水肿复发),及时就医。
三、中医辅助干预
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穴位按摩,选取改善心肌供血的膻中、心俞穴,调节心功能的内关、足三里穴,每个穴位按压3-5分钟,每日2次;辨证使用中药调理(如气虚血瘀者用补阳还五汤,阳虚水泛者用真武汤);配合中药泡脚(丹参、红花、桂枝煮水),每次15分钟,每日1次,促进血液循环,辅助稳定心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