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是一种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为8~20/10万,患病率为50/10万,重症肌无力患者常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天疱疮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病因及发病机制
重症肌无力的发病原因分两大类,一类是先天遗传性,极少见,与自身免疫无关;第二类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见。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普遍认为与感染、药物、环境因素有关。同时重症肌无力患者中有65%~80%有胸腺增生,10%~20%伴发胸腺瘤。
发病症状
1、显著特点是每日波动性,肌无力于下午或傍晚劳累后加重,晨起或休息后减轻,此种波动现象称之为“晨轻暮重”。全身骨骼肌均可受累,以眼外肌受累为常见,其次是面部及咽喉肌以及四肢近端肌肉受累。
2、肌无力常从一组肌群开始,范围逐步扩大;首发症状常为一侧或双侧眼外肌麻痹,如上睑下垂、斜视和复视,重者眼球运动明显受限,甚至眼球固定,但瞳孔括约肌不受累。
3、面部及咽喉肌受累时出现表情淡漠、苦笑面容;连续咀嚼无力、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说话带鼻音、发音障碍等。累及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时则表现为颈软、抬头困难,转颈、耸肩无力。
刘洋—主任医师、北京天健医院特聘专家
中医神经科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四大名医之一孔伯华先生学术传人,孔伯华名家研究室中医痿症防治学术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分会委员,世中联外治分会常务理事,有多年综合性医院神经内科医疗工作经历。
点击此链接:刘洋-湖北卫视饮食养生汇
多年苦研形成独特治疗理念
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和实践,对治疗神经疾病,形成自己独特的治疗理念。中医是一种从根部调理的治疗方式,药物间的相互搭配会起到不同作用。中医专家根据患者病症、体质、病史,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通过补益肝阴,让肝血充足,筋强力足,准确把握药物的搭配和用量,达到预期效果。
擅长治疗:
重症肌无力、肌萎缩、运动神经元病、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多发性神经病、急、慢性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等神经性疾病等。
温馨提示:肌无力的发病率很高,大家在了解了引起肌无力的病因症状等之后,一定要在生活中积极的进行预防。另外已经患有肌无力的患者也要积极治疗,只有明确选择科学的才有助患者的康复。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问,请及时咨询北京天健医院神经科专家,免费咨询:400-901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