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肿瘤手术要多长时间

广州复大肿瘤医院

患者提问:请问能治疗吗?医生回答:一般癌症都选取手术治疗,肺癌也是的。但是手术有局限性而且及时全部切除肿瘤细胞还是会复发的,出现骨转移是肯定要用化疗的,具体化疗方案要根据病人病情和过敏史而定。相关案例:

来自桂林的老刘七年前被确诊肺癌晚期,七年来,肿瘤多次复发,严重时,双肺甚至弥漫了上千个多发转移灶。经过七年的治疗,老刘不仅多发转移病灶消失,病情也得到了有效控制,老刘奇迹般存活至今。

日前,他来到暨南大学附属复大肿瘤医院复查,情况稳定。他向笔者讲述了七年来的治疗经过。暨南大学附属复大肿瘤医院副院长王远东教授团队作为“老刘”一直以来的治疗团队,也向笔者揭示了晚期肺癌患者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意义。

被确诊肺癌晚期

家住桂林的老刘今年56岁,两个星期前的一天,他清晨5点多起来,搭乘四小时高铁,专程来到广州找王远东教授看病。这样的过程,老刘每两三个月要经历一次,已经坚持了六年。

2011年,老刘在部队体检时,发现了肺恶性肿瘤,没有任何不适症状,突如其来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他接受过手术,切除了右上肺。2013年初CT复查时发现,肿瘤复发,肺部弥漫了多个转移灶。

据老刘的妻子梅姐说:“当地医院曾让我们家属做好思想准备,说这病没办法了。老刘当时才40多岁,我们不想失去希望,辗转过北京的医院,直到找到王远东教授,他鼓励我们,说不要放弃、有办法时,我们像找到了救命稻草。”

2013年年初,老刘经友人介绍,找到时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国内著名胸部肿瘤外科专家王远东教授,也许正是这次的“缘分”,从此改写了老刘的命运。

王远东教授记得,“老刘来医院时,我一看片子,整个肺部全是弥漫着转移灶,像‘雪花’一样,估计有上千个,像这样的病例很少见。”

王远东教授给老刘开出了化疗方案,两个月后,CT复查看见,双肺弥漫的“雪花”竟已“消失”。随后,含铂双药4个周期后又用“培美曲塞”单药维持治疗,并且定期复查,此后的一年里,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2014年,老刘病情出现进展。彼时,靶向治疗作为一线治疗写进了NCCN指南。老刘的治疗方案也紧跟医学脚步,“我们把老刘的术后病理拿去做检测,发现了基因突变靶点,刚好有相对应的靶向药物。”此后,老刘开始服用靶向药物“特罗凯”维持,两个月后复查发现,增大的病灶明显缩小了,病情再次得到控制。

在老刘的印象中,王远东教授不仅是一位医术的专家,同时也非常关心病人。“他隔三岔五发来短信,询问我近况,还常常打来,问我服药后有没有,有没有哪里不舒服……”老刘内心很感动。

他记忆深刻的是2015年,当时复查CT时发现,肺部肿瘤较前有增大迹象,靶向治疗出现耐药,王远东教授更换了治疗方案。那年10月,老刘住院又开始一轮全身化疗,“日子很煎熬,化疗导致头发掉光了,头晕恶心很厉害,什么都吃不下,人瘦了几圈,我寻思,可能活不长了。”

但王远东教授却一直不停鼓励老刘,振作,坚持。“你就想着是一次重感冒,别太在意,这病要治,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王远东教授的话给老刘吃下颗“定心丸”,也给了他极大的勇气和信心。

那一次化疗一直持续到翌年3月,老刘病情暂时控制住。然而这几年间,反反复复的病情进展,几乎每隔不到三个月,他就要来广州找王远东教授做复查和治疗。在桂林至广州的高铁没开通过前,老刘要坐上12个小时的火车。每一次来问诊,王远东教授都是亲自为他看片,诊断,出方案,并且耐心讲解。一旦病情有进展,或是肿瘤复发,王教授会调整适合的治疗方案。

已经习惯了与“癌魔”作伴的老刘,变得越挫越勇。“权当是上天对我的考验,王教授安慰我,感觉有种心理依赖,是他的话支撑着我走到了今天,给了我活下去的大动力。”老刘说。

2017年10月,老刘双肺再次出现了多发转移瘤,并且病灶增大了许多,老刘当时的主管医生告诉笔者,“大的病灶超过了3公分。为了减轻肿瘤负荷和症状,以及寻找新的治疗靶点,两周后安排老刘做了一次胸腔镜下左下肺楔形切除术。”

基因检测结果出来后发现,老刘的突变基因比之前多了一处新靶点。王远东教授根据检测结果,调整了靶向用药方案,改用阿法替尼治疗。

今年3月,王远东教授来到暨南大学附属复大肿瘤医院任副院长,老刘也跟着来到复大。两周前CT复查,病情控制良好。

专家释疑,生存超七年“秘诀”

老刘为何能生存超七年,对此,王远东教授给出了解答——

“找对正确的治疗方案很重要”

王远东教授解释道,一般来说,手术是肺癌治疗的主要方式,但“手术不是绝对的钥匙”。随着大众对肺癌的了解不断深入,目前肺癌患者除了手术治疗,还可以使用化疗、放疗或生物治疗甚至新兴的靶向治疗等方法进行。

如果是进展期肿瘤,在手术切除之外,加上放化疗、免疫、靶向治疗,5年率也可达30-60%;晚期患者则以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再配合行姑息性手术缓解患者痛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2015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宣布“医学计划”。2016年3月,我国科技部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医学”等重点专项。

医疗指的是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快速进步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

医学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医学临床实践的交汇融合应用,是医学科技发展的前沿方向。

医学以个人基因组信息为基础,结合蛋白质组、代谢组学等相关学科,对大样本人群与特定疾病类型进行生物标记物的分析与鉴定、验证与应用,从而精确寻找到疾病的原因和治疗的靶点,并对每种疾病不同状态和过程进行精确分类,终实现对于疾病和特定患者进行个性化治疗的目的。

“简单来说,例如肿瘤患者,借助医学,可以更清楚地诊断出病人所患的疾病种类,适合用哪种极具针对性的药物,对症下药,而不再因为不适合的治疗方案而丧失生存机会。”

王远东教授介绍,“老刘的治疗过程就是个体化治疗的典型案例。在老刘长达七年的治疗历程中,患者的每次治疗都是跟着诊断走,而诊断也紧跟当今医学的新进展和指南的发展不断调整。极大地提高了疾病诊治效益,达到治果大化和小化。”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医生

MORE+

擅长:消化方面的疾病与胰腺方面的疾病,以及肿瘤方面的治疗。

擅长:肿瘤外科手术及微创冷冻治疗,胰腺癌、肝癌、肺癌、肾癌、甲状腺癌、腹腔肿瘤等实体性肿瘤

热门科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