胳膊肌肉拉伤抬不起来可通过休息制动、冷敷热敷交替、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缓解。肌肉拉伤通常由运动损伤、姿势不当、肌肉疲劳、外力撞击、热身不足等原因引起。
发生肌肉拉伤后应立即停止活动,避免加重损伤。用三角巾或绷带将患肢悬吊于胸前,保持肘关节屈曲90度。急性期需严格制动2-3天,期间禁止提重物或做抬臂动作。若继续强行活动可能导致肌纤维断裂范围扩大,延长恢复时间。
拉伤后48小时内采用冰袋冷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进行,可减少组织渗出和肿胀。48小时后改用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注意冷敷时需用毛巾包裹冰袋,避免冻伤皮肤。热敷温度不宜超过40度,防止烫伤。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肌肉痉挛者可配合盐酸乙哌立松片等肌松药。外用药可选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或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禁止自行调整用药剂量和疗程。
急性期过后可采用超声波治疗促进组织修复,每次10分钟。中频电疗有助于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冲击波治疗对慢性期肌肉粘连效果较好。治疗需由专业康复师操作,根据损伤程度调整参数,一般10次为一个疗程。
疼痛缓解后开始被动关节活动,逐步过渡到主动运动。初期进行钟摆练习和握力训练,2周后加入弹力带抗阻训练。恢复期可做墙壁俯卧撑和哑铃侧平举,重量从0.5公斤逐步增加。训练中出现疼痛应立即停止,必要时咨询康复医师。
肌肉拉伤恢复期间应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清、鸡胸肉等,促进肌纤维修复。每日补充维生素C有助于胶原合成。康复训练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避免过早进行高强度运动。睡眠时用枕头垫高患肢,减轻肿胀。若3周后仍无法抬臂或出现皮肤淤青扩散,需及时复查排除肌腱断裂等严重损伤。
2025-03-20
2025-03-20
2025-03-20
2025-03-20
2025-03-20
2025-03-20
2025-03-20
2025-03-20
2025-03-20
202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