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时适量喝水更好,过量或过少均可能影响运动表现。运动过程中水分补充需根据运动强度、环境温度和个体差异调整。
运动时身体通过排汗调节体温,水分流失速度加快。高强度训练或高温环境下每小时可能流失大量体液,此时需要增加补水量防止脱水。脱水会导致肌肉痉挛、头晕乏力,严重时可能引发热射病。建议每隔15-20分钟补充少量水分,保持口腔湿润即可,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增加胃肠负担。运动饮料可补充电解质,但普通健身人群选择白开水更为适宜。
部分人群存在运动时刻意减少饮水的情况,认为可加速减重效果。这种做法可能造成血液黏稠度升高,心脏负荷加大,反而降低脂肪代谢效率。运动后体重短暂下降主要源于水分流失,次日恢复正常饮水后体重即会回升。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等特殊人群更需注意避免脱水,运动前后可用体重差法估算补水量,每减轻1公斤体重需补充约1.5升水。
健身前后可观察尿液颜色判断水分状态,淡黄色为理想状态。运动前2小时可提前补充500毫升水,运动中采用少量多次原则,运动后补充含钠食物帮助水分吸收。长期运动人群可记录不同运动场景下的出汗量,建立个性化补水方案,同时注意平衡膳食纤维和矿物质摄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021-11-19
2021-11-18
2021-11-18
2021-11-18
2021-11-18
2021-11-18
2021-11-18
2021-11-18
2021-11-18
202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