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减肥 > 医疗动态 > 正文

北京的7个中风险地区是哪些 北京返乡人员需要隔离吗

发布时间: 2021-08-31 10:36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进入年底我国多地疫情出现反弹,河北、黑龙江、北京等地均出现新增病例,据最新统计北京共有7个中风险地区均在顺义,那么北京顺义疫情现在得到控制了吗?顺义疫情会再次爆发吗?顺义人员返乡政策是怎样的呢?下面就跟小编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北京的7个中风险地区是哪些 北京返乡人员需要隔离吗

北京共有7个中风险地区均在顺义

1月16日,北京市第211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召开。北青-北京头条记者在会上获悉,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刘晓峰介绍,1月16日起,新增顺义区北石槽镇北石槽村为中风险地区,调整顺义区仁和镇河南村为低风险地区。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中风险地区7个,均在顺义区,分别为南法信镇西杜兰村、高丽营镇张喜庄村、高丽营镇东马各庄村、南彩镇南彩村、北石槽镇西赵各庄村、北石槽镇北石槽村、赵全营镇联庄村。其它地区均为低风险地区。

北京15日新增2例本地确诊

1月15日0时至24时,北京新增2例本地确诊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无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治愈出院2例。

病例1,某女,51岁,现住顺义区北石槽镇北石槽村,1月10日作为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月12日出现发热等症状,1月15日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当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普通型。由120负压救护车转至地坛医院进行治疗。

病例2,某女,23岁,现住顺义区赵全营镇联庄村,为1月10日报告的无症状感染者。1月15日出现发热等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当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普通型,继续在地坛医院进行治疗。

已对上述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按要求落实管控措施。

顺义疫情初步得到控制

北京的7个中风险地区是哪些 北京返乡人员需要隔离吗

顺义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支现伟介绍,该区加强全员健康监测,虽然疫情初步得到控制,但仍处于防控关键阶段,形势依然严峻。

该区已经协调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推送防疫短信,并通过张贴提示单、上门告知等,提醒市民做好健康监测。

再次提醒市民要持续做好自身健康监测,减少出行,如有不适及时到正规门诊就医。

2021年北京返乡人员最新政策是怎样的?

1.2020年12月25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元旦春节假期居民疫情防控健康提示,表示鉴于国内外疫情现状,倡导非必要不离京,做到非必要不出境,建议市民朋友在京过节。少聚集,少外出,减少不必要的聚餐聚会,不宜举办或参加人员较多的聚餐聚会。避免在密闭空间中聚会,活动尽可能简短。严格落实防控措施,做好个人防护,务必科学正确佩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离。

2.2021年1月11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农村地区疫情防控指引(第二版)》通知,表示在乡(镇)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强化属地公共卫生管理责任,充分发挥村(居)公共卫生委员会的作用,各村党支部、村委会负责组织辖区内村民健康管理、人员排查、核酸检测、疫苗接种、高风险人员管理等疫情防控工作。外来人口也应纳入辖区人员管控范围。乡镇、村对外来人员一律做好“健康宝”查验和扫码登记。同时规范小诊所、小药店的诊疗行为,发挥村卫生室、诊所、药店的哨点作用,加大对发热、干咳咽痛等呼吸道症状患者的监测排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北京的7个中风险地区是哪些 北京返乡人员需要隔离吗

北京返乡人员需要隔离吗?

2021年1月5日从北京市召开第202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获悉,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介绍,为切实防范超长潜伏期感染者所引发的疫情风险,确保首都防疫安全,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决定对入境进京人员实施“14+7”健康管理措施。

1.入境航班由海关检测发现人员、物品或环境阳性的,对同航班入境人员在14天集中观察期满后,增加7天居家或集中观察。

2.若14天集中观察期间检测发现人员、物品或环境阳性的,对同航班入境人员在集中观察期满后,增加7天居家或集中观察。

以上两类群体,在14天集中观察期满后,申请并符合居家观察条件的,闭环转运至居住地进行居家观察。不符合居家观察条件的,继续进行集中观察。

3.对海关入境环节或集中观察期间检测未发现阳性的入境人员,在14天集中观察结束后,严格落实7天健康监测。期间不得参加各类集体活动,不聚餐、不聚集,并按社区要求报告健康状况。

4.国内其他口岸入境人员,自入境之日起满21天方可进京。入境未满21天确需进京人员,应在抵京前72小时内通过“京心相助”小程序主动报告个人信息,抵京后补足7天健康监测。如系阳性人员、物品或环境的同航班人员,申请并符合居家观察条件的,补足7天居家观察。不符合居家观察条件的,补足7天集中观察。

5.对集中观察人员第3天和第7天时采集鼻咽拭子进行核酸检测;14天期满时采集鼻咽拭子、粪便标本及环境标本进行核酸检测,人员标本要由两家机构开展平行检测交叉验证,在满足“三样本阴性”(两家检测机构人员标本阴性+环境标本阴性)要求后方可离开;对14天集中观察期满后进行7天居家或集中观察、7天健康监测的人员,期满时采集鼻咽拭子、粪便标本及环境标本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呈阴性的方可解除健康管理措施。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外省返乡人员需要隔离吗?回来的人员需要隔离吗
外省返乡人员需要隔离吗?回来的人员需要隔离吗
经常在后台就会看到不少的小伙伴都在问小编今年过年能回湖南吗,前几天发布的回湖南就要隔离14天是怎么回事呢,因此湖南疫情返乡政策2021,湖南外省回来的人员需要隔离吗,湖南外省返乡人员需要隔离吗,从深圳回湖南要什么手续呢,接下来大家就随小编一起了解看看~湖南疫情返乡政策20211....[详细]
发布于 2021-08-31

最新推荐

清明养肝黄金期!这5种绿色食材要多吃,护肝养胃正当时,随手一拌超清爽
清明养肝黄金期!这5种绿色食材要多吃,护肝养胃正当时,随手一拌超清爽
春天一到,朋友圈都在晒野菜,但你知道吗?清明前后可是养肝的黄金时间!肝脏就像身体的"解毒工厂",春天不好好保养,可就遭罪了。别担心,今天给你推荐5种随手就能买到的绿色食材,不用挖野菜也能轻松养肝,关键还特别适合懒人做法!...[详细]
2025-04-03 07:57
立冬养生重在收藏与保暖 盘点几个冬季养生的方法
立冬养生重在收藏与保暖 盘点几个冬季养生的方法
立冬是冬季的开始,养生的重点在于收藏与保暖。随着气温的下降,人体需要更多的能量来维持体温和抵御寒冷。这个时候,养生就显得尤为重要。冬季养生不仅仅是为了抵御寒冷,更是为了积蓄能量,以备来年之需。在冬季,保暖是头等大事。穿衣要注意保暖,特别是头...[详细]
2024-11-05 06:10
什么是战胜癌症的终极武器?目前的医疗水平能攻克癌症吗?
什么是战胜癌症的终极武器?目前的医疗水平能攻克癌症吗?
肿瘤能挽救吗?什么是战胜癌症的终极武器?一直以来,癌症一直是人类攻克疾病的难关,近几年来免疫疗法在肿瘤治疗中临床应用广泛,为癌症治疗带来新的曙光。癌症综合防治时代已经到来,我们需要全方位的癌症防治策略,除了手术,还有放疗、化疗,最近加入这一...[详细]
2023-05-06 09:51
喝鲜榨果汁会降低免疫力吗?这样喝果汁小心癌症找上你
喝鲜榨果汁会降低免疫力吗?这样喝果汁小心癌症找上你
果汁,人们常常认为是一种很健康的饮料,特别是与奶茶、可乐相比,更显得健康。但事实上,果汁并不像我们所想的那样健康,果汁和水果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别。已有研究显示,喝鲜榨果汁会降低免疫力。这一研究颠覆了很多人对果汁的认知。喝鲜榨果汁降低免疫力?在...[详细]
2023-05-06 09:49
HPV疫苗的接种条件是什么?哪些人不能打HPV疫苗?
HPV疫苗的接种条件是什么?哪些人不能打HPV疫苗?
hpv疫苗适用人群hpv疫苗在九岁至四十五岁妇女中预防效果较好,而世界卫生组织则建议9岁至26岁之间,这是接种hpv疫苗的最佳年龄。但是,这仅仅是一个建议,并非完全绝对化,加上hpv病毒,主要是通过性交传播,所以在第一次性交前接种hpv疫苗...[详细]
2023-05-06 09:47
男子体检血中抽出2升油浆 哪些食物会提升血脂?
男子体检血中抽出2升油浆 哪些食物会提升血脂?
不良的饮食会导致血脂升高,但是究竟高血脂意味着什么,人们对此却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十一月十五日,汉口的王先生有一种直觉的感觉,那就是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医生把他血液中透析的2升油浆“过目”,当他知道这是来自自己体内的“收藏”,甚至还说“看得...[详细]
2023-05-06 09:45
如何区分感冒还是过敏性鼻炎?感冒和鼻炎的治疗有什么区别?
如何区分感冒还是过敏性鼻炎?感冒和鼻炎的治疗有什么区别?
昼夜温差大,容易感冒。很多人认为他们的感冒症状反复出现,但他们的感冒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痊愈。经过检查,他们发现这是由过敏性鼻炎引起的。感冒与过敏性鼻炎症状非常相似,如何区分?辨别感冒和过敏性鼻炎看这五点当你出现鼻塞、流鼻涕、头晕等症状时,如...[详细]
2023-05-06 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