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减肥 > 饮食减肥 > 正文

紫薯吃了会发胖吗?

发布时间: 2024-06-19 11:05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想要减肥的人总害怕吃高热量的食物,否则的话一定努力都将白费。有人说吃紫薯会发胖,事实证明这种说法是极其错误的,因为紫薯中的脂肪含量非常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记,所以即使吃了也不会发胖的。

一、紫薯脂肪含量几乎为零

紫薯富含蛋白质,能够很好地补充人体所需的很多微量元素。同时最为难能可贵的是,紫薯的脂肪含量极低,甚至有很多专家甚至把紫薯的脂肪含量定格为零。其实紫薯的脂肪含量仅为同等质量的大米的三分之一,所以紫薯吃了会胖吗?答案是否定的。

二、夏天常吃紫薯有什么好处

紫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它肉色呈紫色或深紫色,除了具有普通红薯的营养成分外,还富含硒元素和花青素,食用方法也简单,因此备受人们的青睐。紫薯吃了会发胖吗?那么夏天常吃紫薯有什么好处呢?以下为你一一列举:

1、对心血管病作用

花色苷有减少心血管病作用,在体外实验中,花色苷能明显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和血小板的聚集,而这两种物质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

2、抗突变

紫薯花色苷可有效抑制杂环胺等引起的突变作用。从紫薯中分离的两种花色苷具有很强的抗突变作用。

3、护肝

大量花色苷的紫薯饮料能显著抑制由四氯化碳引发肝损伤,色苷能抑制四氯化碳引发急性肝损伤。

4、抗氧化

紫薯花色苷清除叔丁基过氧化物自由基能力最强,且这种能力随红薯中总酚量增加而增强。同时紫薯花色苷能最有效阻止亚油酸自动氧化引起的脂质过氧化。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紫茄子吃了会发胖吗
紫茄子吃了会发胖吗
紫茄子适量食用一般不会导致发胖。紫茄子热量较低且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增加饱腹感。其营养价值主要包括花青素、钾元素及多种维生素,适合作为健康饮食的组成部分。紫茄子含水量超过90%,每100克仅含约25千卡热量,远低于同等重量米饭的热量。膳食纤维含量较高能延缓胃排空速度,减少其他高热...[详细]
发布于 2025-06-26

最新推荐

什么能增加饱腹感
增加饱腹感可通过高纤维食物、高蛋白饮食、充足饮水、低升糖指数食物和调整进食速度实现。这些方法能延缓胃排空时间、稳定血糖并减少饥饿信号。1、高纤维食物:膳食纤维吸水膨胀后占据胃部空间,直接延长饱腹感持续时间。燕麦、奇亚籽等可溶性纤维形成凝胶延...[详细]
2025-06-13 11:42
暴食一整天怎么办
暴食后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补充水分、适度运动、心理调节和规律作息等方式缓解不适。暴食通常由情绪波动、节食反弹、激素失衡、环境诱因和营养缺乏等原因引起。1、调整饮食:暴食后24小时内建议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燕麦粥、蒸南瓜或香蕉,避免高油高...[详细]
2025-06-13 11:37
怎样控制暴食暴饮
控制暴食暴饮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规律进食、心理干预、适度运动及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实现。暴食行为通常与情绪压力、节食反弹、激素失衡、环境诱因及不良饮食习惯等因素相关。1、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和蛋白质摄入能增强饱腹感,减少暴食冲动。建议每...[详细]
2025-06-13 11:33
暴食第二天怎么办
暴食后第二天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补充水分、适度运动、心理调适和规律作息等方式缓解不适。暴食通常由情绪波动、节食反弹、激素失衡、社交压力或营养缺乏等因素引起。1、调整饮食: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燕麦粥、蒸蔬菜和低糖水果,避免高油高盐食物。少量...[详细]
2025-06-13 11:28
下巴肥应该怎样减
下巴肥应该怎样减
下巴脂肪堆积可通过饮食调整、局部运动、生活习惯改善、医美辅助和中医调理五种方式改善。下巴肥胖主要与脂肪分布异常、肌肉松弛、水肿体质、不良姿势和遗传因素有关。1、饮食调整:减少精制碳水和高盐食物摄入能有效缓解下巴水肿型肥胖。建议增加优质蛋白如...[详细]
2025-06-13 11:23
怎么排肚子的油脂
减少腹部脂肪堆积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有氧运动、改善生活习惯、针对性力量训练和压力管理五种方式实现。腹部脂肪过多通常与高热量饮食、久坐不动、代谢紊乱、激素失衡和遗传因素有关。1、调整饮食:控制精制碳水与饱和脂肪摄入是关键。用全谷物替代白米...[详细]
2025-06-13 11:18
代餐几天比较合适
代餐一般建议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实际周期需根据个体代谢差异、代餐类型、体重基数、营养均衡性及医生指导等因素调整。1、代谢差异:基础代谢率较高者可适当延长至10天,但需监测血糖和酮体水平。甲状腺功能异常或糖尿病患者需在医生监督下使用,避免代谢...[详细]
2025-06-13 11:14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