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氧和有氧运动都能燃脂,但机制不同:无氧运动通过高强度短时间消耗糖原后持续燃脂,有氧运动直接以脂肪为主要供能来源。
无氧运动依赖磷酸原系统和糖酵解供能,运动后产生过量氧耗EPOC效应,持续消耗脂肪;有氧运动以有氧氧化系统为主,运动中直接分解脂肪供能。建议结合两者,如先进行20分钟无氧训练再过渡到有氧。
无氧运动单位时间燃脂效率更高,1小时HIIT训练可消耗500-800大卡;有氧运动强度稳定,1小时慢跑约消耗400-600大卡。体重基数大者建议从低强度有氧开始,避免关节损伤。
无氧运动增加肌肉量,基础代谢率可提升7-15%,意味着静止时多消耗100-300大卡/天;有氧运动对肌肉刺激较小,更适合心肺功能提升。推荐每周3次抗阻训练配合2次有氧。
无氧运动适合BMI<28、无心血管疾病人群,常见形式包括深蹲跳、战绳、壶铃摇摆;有氧运动对中老年更安全,可选择游泳、椭圆机、快走等低冲击项目。
最佳燃脂方案是阶梯式训练:5分钟动态拉伸→15分钟无氧循环训练如30秒波比跳+30秒休息×10组→30分钟有氧心率维持在最大心率的60-70%→5分钟静态拉伸。
饮食上建议运动后补充蛋白质如鸡胸肉、乳清蛋白促进肌肉修复,碳水化合物选择低GI食物如燕麦。每周保持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配合每日500大卡热量缺口,可实现安全减重0.5-1公斤/周。注意监测心率,避免超过220-年龄×0.8的安全阈值。
2024-10-21
2024-10-21
2024-10-21
2024-10-21
2024-10-21
2024-10-21
2024-10-21
2024-10-21
2024-10-21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