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老年人痛风需辨证施治,常用方法包括中药内服、外治法、针灸、饮食调理及运动干预。
湿热痹阻型用四妙散加减,痰瘀互结型选桃红四物汤合二陈汤,肝肾亏虚型以独活寄生汤为基础方。常用药材如黄柏、苍术、土茯苓可清热利湿,丹参、当归活血化瘀,桑寄生、牛膝补益肝肾。需根据舌脉象调整剂量,避免长期使用关木通等肾毒性药材。
急性期用金黄散醋调外敷肿胀关节,慢性期以艾叶、威灵仙煎汤熏洗。刺络拔罐选取局部阿是穴,每周2次放瘀血3-5ml。雷火灸隔姜灸足三里、阳陵泉等穴,每次15分钟促进尿酸代谢。
毫针取穴以足三里、三阴交、太溪为主,配合局部围刺。电针采用疏密波刺激丰隆穴化解痰湿。耳穴贴压取内分泌、肾、脾三穴,每日按压3次增强代谢功能。
宜食薏苡仁粥、冬瓜汤等利湿食材,芹菜汁、樱桃可辅助降尿酸。严格限制动物内脏、浓肉汤等高嘌呤食物,每日饮水2000ml以上。推荐玉米须30g代茶饮,鲜车前草凉拌食用。
发作期制动休息,缓解期练习八段锦摇头摆尾去心火式。太极拳云手动作每日30次改善关节活动度,避免爬山、跳跃等冲击性运动。睡前按摩涌泉穴100次引火归元。
老年痛风患者需长期管理,建议晨起空腹检测尿液pH值维持在6.2-6.9。秋冬季节注意关节保暖,穿宽松软底鞋。结合五禽戏虎扑动作增强肾气,每周3次餐后散步30分钟。定期复查血尿酸控制在300μmol/L以下,合并高血压者慎用附子类药材。日常可用玉米须、丝瓜络各20g煮水代茶,配合足部反射区按摩效果更佳。
2014-08-06
2014-08-06
2014-08-06
2014-08-06
2014-08-06
2014-08-06
2014-08-05
2014-08-05
2014-08-05
2014-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