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燥”是中医学中外感六淫的病因之一,燥为秋金当令之气,故又名“秋燥”。中医认为,燥性干涩,易伤津液,出现各种干燥、涩滞的症状。故秋季养生重在养阴生津,润肺防燥,秋季滋润,从现在开始。
肖瘤医生特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冯淬灵主任,为大家介绍秋季如何滋阴润肺,除“秋燥”!
冯淬灵主任表示,肺为娇脏,喜清润而恶燥,意思就是我们的肺喜欢潮湿而不喜欢干燥的环境,气候或环境炎热干燥时,肺气就会失去津润,进而宣发与肃降的功能受到影响,出现干咳少痰、鼻咽干燥,唇干口渴等肺燥的症状。
肺主皮毛,燥邪导致皮肤和毛发失去了滋润,出现皮肤干涩、毛发枯燥等。并且,由于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津耗伤,大肠失润,传导失司,还可现大便干燥等症状。因此,秋季要特别注重防燥养肺。
除“秋燥”,要做好“四润”
1、润肺
肺为娇脏,喜润恶燥,干燥是伤害肺脏的一个主要原因。虽然肺在秋天Z易耗损,但反过来看,此时也是养肺的Z佳时机。据中医“燥则润之”的原则,此时饮食上应以“清润”为宜。冯淬灵主任表示,对于一些秋季常干咳少痰、失眠多梦的人们,可以多吃银耳,有滋阴润肺、养胃强身的作用。
在秋季,受天气的影响人们却常常有“悲秋”的心态。中医认为,“喜、怒、思、忧、恐”五志之中,肺在志为忧,忧的情绪很容易伤肺。
中医有“常笑宣肺”一说。而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笑对机体来说的确是Z好的一种“运动”,大笑能使肺扩张,人在笑中还会不自觉地进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使呼吸通畅。
:百合银耳汤
银耳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铁钾,不仅能改善秋乏,并且可以增强体质,抵抗病毒。银耳汤内加入百合,有较强的滋阴润肺之用,常常饮用,有调理肺、脾、肾三脏的功效。
2、润肠
在秋季,人们流汗较夏季少,容易让人误以为无需饮水。实际上,秋季饮食的正确做法是保证水分摄入。而饮水要少量、多次,慢慢饮,以维持水代谢平衡,防止皮肤干裂、邪火上侵。每天的饮水量因人而异,一般一天2000毫升左右。
同时,要注意多吃些润肠的食物,比如梨、柿子、冬瓜、白萝卜等,这些食物可以滋养肠道、增进肠道动力,从而让排便更顺畅。
食物:冬瓜汤
冬瓜是减肥圣品,它能把脂肪转化成热能排出体外,还不用节食。常食用冬瓜,不但能排出肾毒,预防肾炎尿毒症的发生,还可滑肠通便。
3、润肤
人的皮肤由肺脏主管,皮肤的状态与肺密切相关。秋季燥邪容易伤肺,而皮肤也容易干燥、起屑、瘙痒。
秋季在皮肤护理方面,要注意避免过度清洁,无论是洗面奶还是沐浴液,建议选择不含皂素成分的,而且,清洁之后一定要在皮肤还比较湿润的时候尽快做好保湿、滋养工作,锁住肌肤水分。
食物:菌菇汤
菌菇汤的钙和磷含量很高,多喝菌菇汤,可以淡化黑眼圈,滋润肌肤和头发。
4、润唇
嘴唇是直接暴露在外的黏膜,特别容易缺水干燥。正确的秋季护唇应掌握四大原则:一要保暖避风寒,二要保湿防干裂,三要慎选护肤品,四要勤洗免污染。
保持嘴唇湿润不能迷信润唇膏。其实,Z普通的甘油往往能起到良好的保湿作用。还要改掉舔唇的坏习惯。平时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梨、荸荠、葡萄等滋阴生津的水果。
:外用润唇膏
熟猪油、蜂蜜各半,拌匀,每日早晚各抹唇部一次。适用口唇干燥、唇裂脱皮及过敏性唇炎。
饮食注意:
根据中医五行理论,白色入肺经,因此,秋季可多食莲藕、百合、白萝卜、山药、银耳、白果、梨、莲子、马蹄等滋补柔润的“白色蔬果”,可以起到清热生津、滋阴润肺的作用,让人从内到外都润起来;还可以做冰糖雪梨羹、银耳百合莲子汤、白萝卜鲫鱼汤、白果老鸭汤等家常养生膳食来起到润燥养肺的作用。石斛、枸杞、菊花、决明子等中药有滋阴养肝、清肝明目的功效,如果出现眼睛干涩,可以这些药材泡茶喝。
除此之外,辛味发散泻肺气,酸味主收降肺气。诸如姜、葱、蒜、韭菜、辣椒、胡椒之品辛香宣散而泻肺伤阴,在秋季不宜多食,若仅作为烹饪配料,酌情少许亦无不可。诸如乌梅、山楂、杨桃、苹果、柚子等酸甘生津之品可适当多食,有敛肺酸收,以使肺气平降。
肖瘤医生:https://xiaoliuyisheng.cn/html/zixun/1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