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明明很饱,却硬要把饭菜吃光;而一些“自律”的人,幻想把胃饿小,坚持节食。我们的胃真的会像气球一样越撑越大,越饿越小吗?
肖瘤医生新入驻医生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李要轩主任为大家解答胃真会越撑越大,越饿越小吗?
为什么人的食量有大有小?
李要轩主任表示,人体的食量大小,不能单纯看胃容量。人对自己胃体积的感知,是通过胃神经传递给大脑的,饥饿和饱腹感由中枢神经管理。
胃口好的人,提起吃就两眼放光,肚子好像填不满一样;别人吃两口就饱了,再看自己,饱了还能再吃两口。
正常人在完全空腹的时候,胃容量大约有50~100毫升。所谓的“大胃王”,胃容量可能并不会比常人大很多,只是胃的弹性天生。长期吃很多食物,胃壁增厚,蠕动加快,饭量自然就大了。
胃会根据食量越撑越大?
胃是一个非常有弹性的器官,胃腔的大小可在限定范围内发生一定的变化。人吃下食物后,食物会通过食道进入胃,胃壁有伸缩性,开始体积慢慢变大,胃壁渐渐变薄。因此胃空着的时候和装满食物的时候大小是不一样的。
胃扩张后能容纳食物的量称为“胃容量”。
李要轩主任表示,一般来说,人在完全空腹的时候,胃容量大约有50~100毫升;正常吃饱饭之后,胃容量约为1200~1600毫升,吃撑后可达2000毫升。人在空腹和饱腹的情况下,胃囊大小差异可高达20倍。
经常让胃处于扩张状态会减弱其伸缩功能,空腹时胃壁就容易松弛,这样胃壁产生同样的张力需要的食物也就越多。所以,经常吃太多确实可能会把胃暂时性的“撑大”,但胃容量其实是不变的。
为什么节食后感觉胃变小了?
人的饥饿感并不是胃发出的,而是大脑神经中枢的感觉,胃不过是“接收器”。正常情况下,大脑反应的是胃的真实状态,但在消化不良、脾运化功能下降等状态下,就会出现没有饱餐也腹胀的情况。
李要轩主任表示,过分节食,分泌胃酸的腺体长期不正常工作,会导致它们在功能上慢慢退化,时间久了就会发生腺体萎缩。
所以,如果节食后一段时间,感觉自己吃得越来越少,是胃的容受功能和神经变弱,但其实胃的体积并未缩小。
饮食做到6点,善待你的胃
李要轩主任表示,吃得太多,容易导致肥胖、糖尿病、肠胃疾病、急性胰腺炎等疾病,还会影响心脏健康,甚至增加胃肠癌风险。
日常饮食做到这些,对胃更友好:
01、选择高纤维、低脂肪的食物
高纤维食物,像蔬菜、菌类、水果、粗杂粮等,都是消除饥饿感的高手,让人产生较强的饱腹感,也是的低热量食品。
李要轩主任表示,控制食欲,要避开高脂肪的食物。肉类里鱼、虾、鸡等白肉,或是瘦的红肉,都含有较低的脂肪和很高的蛋白质,令饱腹感持续时间变长。
02、细嚼慢咽
一般来说Z好保证每口不少于5次,不易咀嚼的食物要相应增加次数。
细嚼慢咽能延长用餐时间,刺激饱腹感神经中枢,给大脑“我已经饱了”的信号,就会较早出现饱腹感并停止进食。
03、放慢吃饭速度
大脑神经接收饱腹感信号通常需要20分钟左右,如果你少于这个时间就匆匆结束了一餐,大脑会来不及你已经饱了,结果造成实际能量摄入超标。
04、每餐吃到七分饱
七分饱应当是这样一个感觉:胃里还没觉得满,但对食物的热情已有所下降,主动进食的速度也明显变慢,但习惯性地还想多吃,可如果把食物撤走,换个话题,很快就会忘记吃东西。
05、改变进餐顺序
对于肠胃健康的人来说,不妨先吃清爽的新鲜水果,然后喝一小碗开胃汤,再吃蔬菜类菜肴,把胃填充一部分。
这时再上主食,Z后上鱼肉类菜肴。既能保证摄入充足的膳食纤维,又能避免油脂等过量,保证膳食平衡。
06、两餐间隔4~6小时
两餐的间隔时间,太长了会让人产生饥饿感,影响劳动和工作效率;太短了消化器官得不到适当的休息,影响食欲和消化。李要轩主任表示,两餐间隔4~6小时比较合适。
肖瘤医生:https://xiaoliuyisheng.cn/html/zixun/1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