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34-44岁成年人的牙周健康率仅为9.1%,65-74岁成年人的牙周健康率仅9.3%,牙周炎是导致我国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约占40%。
1、牙周炎的主要危害:
①早期一般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不仅在刷牙时出血,有时在说话或咬硬物时也会出血,偶尔也可有自发出血。
②牙龈退缩也是牙周炎的症状之一,造成牙缝变大、牙齿敏感等问题。
③牙周炎会出现口臭。
④牙齿松动移位。牙周炎发展到后期,牙齿都会出现松动、移位。
⑤牙齿脱落。牙周炎是成人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
2、牙周炎是不可治好的吗?
牙周炎的破坏是不可逆的,表现为牙缝增大、牙龈退缩及牙齿松动。
规范治疗,控制牙周炎,能停止牙周组织的破坏,即使有牙龈退缩、牙齿松动,仍然可以通过发挥牙周膜的潜力支持,获得舒适的咀嚼体验;而未经控制的牙周炎会持续进展,甚至导致牙齿松动脱落。
3、洗牙会洗坏牙齿吗?
①洗牙不会损伤牙齿。健康的牙齿硬度超过钢铁,仅次于金刚石,而牙结石相对就脆弱松散多了,临床一般使用超声波将结石震碎脱离牙面,对牙齿没有损伤。
②洗牙后牙齿不会变白。洗牙就像洗苹果,只能去掉表面的结石、色素,不会改变牙齿本身的颜色。
③洗牙后牙齿不会变松动。牙齿的牢固依靠健康的牙槽骨支持,洗牙洗掉附在牙齿表面的结石可以防止牙槽骨进一步受到破坏,防止牙齿松动加重。
④洗牙后可能会出现牙齿敏感。清除牙结石后,暴露的根面牙本质可能会比较敏感,出现冷刺激和酸痛不适。这时可以尝试抗敏牙膏,先用手指或棉签沾牙膏在敏感牙面涂擦几分钟再刷牙,用温水漱口。如果效果不明显,可以到医院脱敏治疗。
⑤洗牙后牙缝可能会变大。这是由于原来牙缝被牙石和肿胀的牙龈所填塞,牙石清除之后,肿胀的牙龈也会消肿,原来被肿胀牙龈和结石塞满的牙缝就表现出来了。但是只有把结石清洁掉,才能阻止疾病继续进展。
4、怎样刷牙才是有效地刷牙?
①水平颤动拂刷法是一种能有效清除龈沟内牙菌斑的刷牙方法。掌握这种刷牙方法,能够帮助清除各个牙面的牙菌斑,同时能有效去除牙颈部及龈沟内的菌斑。
②每天至少刷牙2次,每次至少3分钟,重要的是晚上睡觉前要刷牙。
③刷牙后可以用舌头有顺序地舔舐牙面牙龈边缘,检查是否有刷得不干净的地方,也可以使用菌斑染色剂来显示残留的菌斑。
5、冲牙器、漱口水可以替代刷牙吗?
①冲牙器不能取代刷牙。冲牙器是一种清洁口腔的辅助性工具,利用脉冲水流冲击的方式来清洁牙齿、牙缝。冲牙器无法有效去除牙菌斑,只有有效的刷牙才能把牙菌斑清除。
②使用漱口水后会有短暂的口气清新感,但不能代替刷牙。有效刷牙使口腔清洁健康,才能消除异味。
③牙线能有效清除牙齿邻面的牙菌斑,预防牙周疾病和邻面龋。在正确刷牙的同时加上使用牙线等方法,可以去除大约90%的菌斑。
6、牙周炎会导致全身疾病吗?
牙周炎不会直接引起其它全身疾病,但是会明显增加全身疾病的患病风险或已有全身疾病的严重程度。
①研究发现,35岁之前开始掉牙是阿尔兹海默症的风险因素之一,也就是说,如果牙周不健康,患阿尔兹海默症的风险也会增加。
②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和中华口腔医学会共同发布的数据显示,牙周病的致病细菌进入血液循环后,可能会引起细菌性心内膜炎,因此牙周炎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几率为牙周正常者的1.5倍,发生中风的几率则是牙周正常者的2.1倍。
③研究显示,轻度牙周炎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情况比重度牙周炎糖尿病病人高6倍左右。重度牙周炎还会导致糖尿病患者大小血管病变的发生几率明显升高。
④口腔卫生差者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是口腔卫生良好者的1.3倍。
⑤患重度牙周炎的孕妇发生早产、低体重儿的几率是牙周健康孕妇的7.5倍。
7、如何有效预防和控制牙周炎?
①有效刷牙。
②使用牙线、牙缝刷。
③半年定期牙周检查和洁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