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矫正患者存在牙列拥挤的问题
则需要通过拔牙或者片切来为矫正留出空间
拔牙
大家应该都了解
那么什么是片切?
片切会伤害牙齿吗?
片切后该如何护理?
今天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
PART1什么是片切?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牙齿的基本结构,牙齿分为牙根和牙冠两部分,牙冠从里到外有3层结构:牙髓腔、牙本质、牙釉质。
牙齿片切,又称为邻面去釉,即在牙齿的邻面磨除一定量的牙釉质,从而获得间隙,让拥挤的牙齿拥有可以移动矫正的空间。
片切是在正畸治疗中获得足够间隙的一种治疗手段。
和拔牙相比,片切比较适合牙冠形态不好、牙齿拥挤程度不高的情况。
PART2哪些情况需要做片切?
√中轻度的牙齿拥挤
牙齿拥挤程度在4MM—6MM之间不算严重拥挤,但又需要空隙给牙齿排齐,这时可以选择拔牙或者片切。
如果选择拔牙,可能会出现很大的牙齿空隙,导致收缝困难,甚至还可能导致面部凹陷,在这种情况之下,片切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改善黑三角
如果矫正患者存在黑三角的问题,可以通过片切磨掉黑三角附近的牙釉质,修整邻接,改善黑三角。
√改善牙齿形态
有些患者的牙齿天生不够美观,比如牙齿大小形态不均匀,可以通过片切减小相对较大的牙齿,从而协调牙齿形态。
这样不仅为矫正预留出了可调整的空间,还改善协调了牙齿形态。
√调整牙列中线
由于牙齿拥挤造成的中线轻度偏移,可以通过片切并配合正畸来调整。
PART3片切会伤害牙齿吗?
如果牙釉质被破坏,牙本质就会变得敏感,遇“酸、甜、冷、热”等就会产生疼痛感。
那么,片切在磨除牙釉质后,会伤害牙齿吗?
答案是不会的。专业的片切会将片切量严格控制在少去釉量内,不会伤害到牙本质,也不会因此而导致牙齿酸软、敏感的问题。
片切会很疼吗?
片切时去除的牙釉质只限于牙釉质外层,由于这一层没有神经分布,因此一般情况下不会引起疼痛感,也不需要打麻药。
在操作时,可能会碰触到龈乳头边缘,从而造成轻微出血,此时不用过于担心,牙龈的自愈性是很强的。
PART4片切的作用
NO.1解除牙齿拥挤的情况
通过片切减小牙齿的宽度,从而排齐牙列,协调上下颌的关系。
NO.2改善黑三角
通过片切修整邻接,改善或者预防黑三角。
NO.3降低拔牙的可能
牙齿轻度拥挤可以通过片切为矫正预留可操作的空间,避免拔牙,实现矫正目标。
NO.4减少牙根吸收的风险
片切可以减少牙根吸收的风险,对于多重扭转的牙齿,可以增加稳定性。
PART5常见问题解答
牙齿片切后会造成牙齿敏感?
虽然牙齿片切会磨除少量牙釉质,但磨除的量是十分微小的,并不会因此造成牙损伤。
如果本身牙齿就敏感,或者牙齿过小、牙齿卫生情况差,是不建议做牙齿片切的。
片切后的牙齿会更容易出现蛀牙?
在完成片切后对牙齿进行抛光、涂氟处理,一般不会造成保护层的破坏。
规范的牙齿片切技术一般不会造成患龋率的升高,同时还会减少牙齿黑三角的间隙,让牙齿更加美观。
PART6片切后如何护理?
NO.1抛光、涂氟
片切后对牙齿表面进行抛光、涂氟,可以有效预防龋齿和牙齿敏感。
抛光:用磨牙器把片切完的牙面修整光滑,减少牙菌斑的滞留,牙齿清洁也会更加方便。
涂氟:在牙齿表面涂一遍氟化物,就像给牙齿穿了一件保护衣,不易患龋齿。
NO.2做好口腔清洁
早晚按时刷牙,配合使用牙线、漱口水冲牙器、含氟牙膏等辅助工具清洁、护理口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