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的分类有哪些
癫痫发作的类型是根据国际抗癫痫联盟来进行确定的,具体分类如下:一、它根据癫痫发作的部位和形式分为局灶型发作、全面性发作、不能归类的发作,其中局灶型发作又称为部分性发作。二、根据癫痫灶的部位不同进行分类:1、如果癫痫病灶在运动区,那么可以表现为部分性的运动发作。2、如果病灶在感觉区,它可以表现为感觉异常。3、如果它起源于双侧大脑半球,主要表现为全面性的发作,可表现为全面性的惊厥、全面性的强直阵挛、阵挛发作等等。3、还有一部分癫痫经过目前现有的手段,包括脑电图影像学等检查,也不能够明确它起源部位或原因,就叫不能分类的癫痫。
小儿癫痫用药知识
1、小儿癫痫必须要用药吗?
儿童首次发作后是否开始抗癫痫药治疗需要考虑癫痫的病因、发作类型、癫痫综合症等。如良性婴儿癫痫首次丛集性发作后,可以暂时不用抗癫痫药,继续观察,若间隔24小时再次发作再开始使用抗癫痫药物治疗。比如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间隔时间很长的复发,也不一定急于用抗癫痫药物,甚至有些孩子终生只发作1-2次,对这种孩子的过度治疗将会是弊大于利的。
2、如果不吃药,结果会怎样?
总体来讲癫痫是需要早诊断、早治疗的。因为反复多次发作,尤其是长时间的全面性发作,可能损害大脑功能,对于发育期的儿童患者可能会进一步影响正常的脑发育。对于一些严重的癫痫综合征,比如婴儿痉挛症,更是应该尽可能的尽快控制癫痫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减少癫痫活动带来的危害。
3、目前,治疗小儿癫痫的药物,主要有哪几种?
目前国内常用的传统抗癫痫药物有:卡马西平(CBZ)、苯巴比妥(PB)、丙戊酸(VPA)、氯硝西泮(CZP)、苯妥英钠(PHT);新型抗癫痫药物有:拉莫三嗪(LTG)、左乙拉西坦(LEV)、奥卡西平(OXC)、托吡酯(TPM)。
4、一般而言,是吃一种药,还是多种药物联合使用?
一般合理应用一种抗癫痫药,癫痫的控制率可达60%~70%左右,单药治疗具有以下优点:容易判断药物和不良反应;无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相对少;方案简单,依从性好;经济负担轻。对于已经换用过两种或三种抗癫痫药,剂量与血药浓度均达到较高水平后仍然不能控制发作或有多种发作类型,预示为难治性癫痫患者,可以进行适当的药物联合治疗。合用的药物种类越多,相互作用越复杂,建议联合治疗的药物以2~3种为宜。
5、一般需要用药多久?有些孩子是不是可以青春期就可以停药了?
癫痫患者在经过抗癫痫药物治疗后,大约有60%~70%可以实现无发作。通常情况下,服抗癫痫药物治疗患者如果持续无发作两年以上,即存在减药可能;对于存在脑结构异常或者一些特殊综合征(如JME等)应当延长到3~5年无发作。对于少数年龄相关性癫痫综合征(如BECT),超过患病年龄,即可考虑减药。
什么是小儿癫痫
小儿癫痫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致短暂性大脑功能障碍的慢性疾病,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全,大脑皮质受到刺激产生异常放电,表现反复发作的肌肉抽搐、意识、感觉及情感障碍等短暂异常,可累及运动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言语系统等,还会影响智力发育,重症者可致死,小儿癫痫患者多发生在3到13岁,男孩较女孩多,发病率占学龄前儿童的15%到25%,早期小儿癫痫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睡眠中或刚醒时发作有的无规律,发作后无长期后遗症,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发作类型不同早期症状也不同,大多数患儿可表现为点头、愣神儿、肢体抖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