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发作的电生理基础是什么
正常大脑神经细胞的膜内和膜外的钾离子(K)和钠离子(Na)的浓度分布是不均匀的。K多在细胞膜内,而Na多在细胞膜外。膜内带负电,膜外带正电,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所谓“极化”状态。当各种直接或间接因素影响大脑神经细胞膜的渗透功能时,则导致细胞膜外的Na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而细胞内的K渗出膜外,这样就形成所谓“去极化”状态,该处的膜电位降低,与相邻的膜电位形成一定的电位差,造成局部电流流动,称作“动作电位”。就单个神经细胞来说,其动作电位是极微弱的,如果大量神经细胞被累及,则其综合在一起的动作电位的电流就很强。通过上述神经细胞之间极为复杂的突触联系,当兴奋性刺激不断加强,抑制性刺激不断减弱,则可形成较为巨大的电冲动,如果形成同步化放电,就可成为发作性过度放电,成为癫痫发作的电生理基础。
癫痫诊治应该注意的问题
我国新的癫痫诊治指南提出:
1、癫痫诊断需要五个步骤:首先,确定发作性事件是否为癫痫发作;其次,确定癫痫发作的类型;第三,确定癫痫及癫痫综合征的类型;第四,确定病因;后确定是否存在残障和共患病。这其中需要依靠完整可靠的病史、体格检查以及辅助检查(尤其是长程视频脑电监测已经作为诊断癫痫发作的“金标准”)。
2、诊断明确后,对每一个患者所选用的药物应根据患者发作类型或综合征选用,同时还应考虑特殊人群的情况,如新生儿、婴幼儿、育龄妇女、老年人以及是否存在合并症。
3、首先选用单药治疗。
4、任何药物均应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增加剂量直至发作控制或大可耐受剂量。
5、用药疗程要足,撤药要慢;大部分患者在药物治疗的情况下,2~5年完全无发作,可以考虑停药;但是否减停、如何减停,应充分考虑患者的病因及综合征诊断;在决定是否停药之前应评估再次发作的可能性,脑电图对减停抗癫痫药物有参考价值;同时撤药过程应缓慢进行,可能持续数月甚至1年以上,如果在撤药过程中出现发作,应停止继续撤药,并将药物剂量恢复至接近发作时的剂量观察。
6、后,癫痫患者的自我管理对治疗的成败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尽量避免一些诱发发作的因素,如睡眠缺乏、压力过大、饮酒过度,避免服用兴奋性药物如咖啡因等。
睡眠型癫痫类型有哪几种
感染型:由于炎、脑膜炎、脑脓肿急性期的充血、水肿、毒素的伤害及血液中的渗出物都能引起癫痫病发作痊愈后所形成的疤痕以及伤口也很有可能引发癫痫病寄生虫如脑血吸虫病、脑囊虫病也是造成癫痫的病因之遗传型:有遗传史的儿童引发癫痫症的几率非常高像染色体异尝遗传性代谢障碍等,外伤型等。这种分法,从肝、脾、肾三脏立论,体现了当前中医对癫痫病病因的基本看法,切中了要害,抓住了主要矛盾,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分法。睡眠型癫痫是没有什么类型的。
睡眠型癫痫期间注意事项是什么
睡眠型癫痫患者注意事项,癫痫病患在睡觉前要记得关窗,尽量不能开电扇、开空调,由于人在睡眠之中,气血流畅迟缓,体温下降,人体会在外表构成一种氧气层,早上起来就会有很好的精神,而且晚上不会做恶梦,否则就会风入筋,寒入骨,激发身体的一些疾病。睡眠型癫痫病的患者,需要注意的是要保持健康的睡眠方法,由于很多癫痫病人大发作在夜间,因为癫痫患者在睡觉时呼吸变深变慢,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很容易导致大脑异常放电,造成癫痫病人的大发作。睡眠型癫痫期间注意事项主要是注意饮食清淡,不要吃可能会引发癫痫症状发生的食物,如香椿、海带、猪头肉等。
睡眠型癫痫的症状有什么
睡眠型癫痫也是癫痫疾病的一种,此症状多在夜间睡眠后突然发作,表现有很大的行为异常,常在睡眠中突然出现抽搐,全身痉挛,也可能在睡眠中突然睁眼,出现心慌,肌张力不全或者有其他障碍。突然意识丧失继之先强直后阵挛性痉挛,常伴尖叫面色青紫尿失禁舌咬伤口吐白沫或血沫,瞳孔散大持续数十秒或数分钟后痉挛发作自然停止,进入昏睡状态醒后有短时间的头昏烦躁疲乏,对发作过程不能回忆。睡眠型癫痫其主要临床特点是夜间睡眠中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