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有恶心的感觉,可能是吃坏了东西,也可能是晕车晕船。多数时候,恶心感很快就消失了,所以很多人都没把它放在心上。
但你知道吗?恶心,也是某些疾病的预警信号。
胃病预警
1.胃炎
胃炎是常见的胃肠病症,像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刺激性药物、酗酒等多种因素可致其发生,胃黏膜受到强烈刺激,出现炎症反应,除了有上腹部疼痛、腹胀等症状外,恶心往往也是常见表现之一。
2.胃溃疡
胃黏膜出现溃疡病灶后,胃酸分泌时会刺激溃疡处,产生疼痛的同时,恶心也随之而来。特别是进食后,胃酸分泌增多,对溃疡面的刺激加剧,恶心感往往更明显,有的患者还会出现呕吐、反酸、烧心等情况,且疼痛发作有一定规律。
3.胃癌
作为严重的胃部疾病,早期胃癌可能症状不明显,但部分患者也会有恶心表现,随着病情发展,还会出现体重下降、上腹部疼痛加剧、黑便等情况,恶心可能反复出现,影响患者进食及营养摄入。
肠病预警
1.肠炎
因细菌、病毒感染、饮食不洁、过敏等导致的肠炎,肠道黏膜受损,消化吸收功能紊乱,肠道蠕动异常,除了有腹泻、腹痛等症状外,也可能出现恶心,尤其在炎症发作期,恶心感较为突出,让人感觉不适。
2.肠梗阻
肠道发生梗阻后,肠内容物无法顺利通过,会导致肠管扩张,引起腹部胀痛,同时这种梗阻情况会刺激肠道神经,引发恶心、呕吐,呕吐物初期可能为胃内容物,后期会根据梗阻部位不同有所变化,还伴有停止排气排便等典型症状。
恶心作为一种身体发出的信号,可能预示着多种胃肠疾病的存在。但它并非是某一种疾病的特异性表现,其他系统疾病也可能引发恶心。所以,当频繁出现恶心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通过详细检查来明确病因,以便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保障胃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