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减肥 > 医疗动态 > 正文

每顿饭八分饱减轻脾胃负担

发布时间: 2021-10-26 10:1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吃饭是每个人每天必须的事,话说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又有常言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可见日积月累的力量有多大,也足以见得吃饭……

每顿饭八分饱减轻脾胃负担

吃饭是每个人每天必须的事,话说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又有常言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可见日积月累的力量有多大,也足以见得吃饭不正确对于身体的危害有多大。那么究竟怎样吃饭才是健康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学习吧!

一、每顿饭只吃八分饱:

这就是吃够而不吃过!每顿饭都不要吃的过饱,因为胃消化食物也需要消耗气血能量,吃得过饱会加大胃肠负担,而且吃下去的东西也不能够全部吸收。所以每顿饭都要注意不要过饱,八分饱是最好的状态。过量的食物只会给脾胃带来负担,给身体带来垃圾的。

二、粥与主食要足量:

在一顿饭中,粥与主食的总量要占二分之一,也就是一半主食和粥,一半是菜肴。这样吃下去的五谷杂粮、豆类才能给身体提供足够的制造气血的原料,也能让体内的阴阳平衡。早餐和午餐的主食要量大一些,晚餐就以粥、糊为主。

三、细嚼慢咽是关键:

说到这一点,很多人都没有真正做到过。因为现在的生活节奏快,吃饭的时候经常都是匆匆忙忙,根本没有把每一口饭菜充分的咀嚼。而我们吃下去的饭到了胃里是要依靠胃腐熟成糊状才能让身体吸收的,大家想想胃里又没有长牙齿,只能全靠胃不停地蠕动,胃内的黏膜就像我们口腔内的黏膜一样,这样我们吃下去的冷的、热的、辣的、硬的、大块的,在胃的蠕动中对黏膜的刺激会多大呀。我们长了牙齿就是为了咀嚼的,不要把牙齿的任务交给胃来完成,这是对胃的摧残!希望大家都不要做这种残忍的事情,应该尽最大努力来爱护我们的脾胃。要尽量的将入口的饭菜充分咀嚼成为细细的糊状,这样咽下去以后可以减轻胃非负担而且可以充分吸收,这就和让大家经常喝些米糊的道理一样,是能够利于吸收的。

顺便提一句,大家要好好的保护牙齿啊,不要用牙齿咬瓶盖、咬核桃等硬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好好的健肾,因为牙齿是肾精的外在表现,肾精亏虚的人牙齿都不好!牙坏了不能充分咀嚼食物,胃就变成了最大的受害者了!

每顿饭八分饱减轻脾胃负担

通过慢慢的咀嚼可以控制食量,还能够实现八分饱,如果是狼吞虎咽往往会过量,因为胃还来不及把吃饱了的感觉传递给大脑,所以经常吃的是十二三分饱,而吃的过量的部分身体根本吸收不了,就会变成垃圾堆积在身体里,这样就会发胖,长大肚囊子。所以细嚼慢咽是可以达到避免长胖的功效的,因为这样就减少食量但是提高了吸收量,对于已经肥胖的人又因为可以控制过多的进食而起到减肥的作用,又不减低气血能量。莲花的一个很胖又爱吃的朋友就是被莲花劝说后亲身实验用这种办法控制了过多的食量,两个月后发现瘦了十斤,身体轻松了很多!怎么样,是不是该重视细嚼慢咽了呢?

四:冷饮与辛辣猛如虎,是脾胃杀手:

自从出现了冰箱冷饮就占据了很多人的胃,夏天没有了冷饮很多人就觉得活不成。尤其是夏季酷暑难耐的时候,一瓶冰镇饮料、一个冰淇淋似乎会让你爽快无比,但是大量的低于体温三十多度的饮料会让您的胃内所有的血管剧烈收缩,胃部需要的气血就会急剧增加,心脏和脾脏就必须调动大量的血来帮助它,要用自身的热量来把冰凉的饮料暖热,你想过吗,您嘴上的痛快是需要消耗脾胃多少能量啊?!这样的冰凉多了自然就转化成了寒、寒又转化成痰湿积存在了脾胃当中。大量的进食冷饮、生鲜果蔬是使脾胃大量积存痰湿的主要原因。经常这样脾阳就会严重受损,心脏也会跟着受累。

每顿饭八分饱减轻脾胃负担

中医讲究夏季要养脾,因为夏季暑湿,脾脏最累,所以夏季要专门的健脾利湿,多吃一些姜来帮助体内发散。而大多数人不单不帮助脾脏,还给它天天输送生冷炸弹,现在的人就是颠倒,夏天要发散他们天天是用冷饮冰凉来镇压,冬天要收藏,却天天用麻辣火锅、烤肉来火热宣发,您说怎么不怪病丛生呢。

女孩子这样还会换上痛经的毛病,影响以后的孕产。还有就是孩子们脾脏还不足,夏季的冷饮直接导致孩子胃寒、肺寒,经常会咳嗽、鼻塞、腹泻,将来会得肠炎,对孩子的生长非常不利。

再来说说辛辣中最厉害的辣椒,更是直接的刺激胃肠黏膜,而且燥热之性很难疏泄出来,留在体内,入肝胆、入肺肠、入脾胃,成为燥热郁滞,然后就会经常的上火,靠上火来排除,肝胆郁热、胃阴亏虚,肺热肺燥,到最后胃肠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肠炎、肠溃疡,严重的消化道出血、痔疮,胆囊炎症结石,咽喉发炎脓肿,这些现象经常反复发作,可是大家看到上火了不是用凉药就是用抗生素来解决表相,从来也没有考虑到内脏里的情况。

其实辣椒、花椒是四川、湖南、湖北、云贵等地的人天天要吃的,他们天天吃是因为那些地方暑湿很重,需要辣椒和花椒来驱逐暑湿寒气,否则会有风湿瘘痞。可是现在是全民爱吃辣椒,麻辣二字已经统领了餐桌,个个菜肴都是放辣椒放的红彤彤的,很多人已经变成了无辣不欢。现在的人都追求刺激的感觉,不光是生活需要刺激,连口味一但达到某个强度就不肯再回到平淡。虽然没有生在四川等地,但是已经都锻炼出了辣妹子歌词里的辣不怕、怕不辣的嘴,可是您有这样的胃吗?火辣的菜肴在嘴里不过待上几十秒,可是到了胃里却要待上两三个小时啊,胃黏膜受得了吗?不信您把一口火辣的菜肴一直含在嘴里不要咽,看看您的口腔黏膜能承受多久???北方、中原地带气候干燥,没有湿寒可除,所以大量吃了以后就只能长溃疡、长脓疮、长湿疹、长结石、长痔疮,总之是吃了受罪。这就是莲花前面提到的,地域性食品的重要性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素食是否可减轻肾脏负担
素食是否可减轻肾脏负担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由于肾脏代谢能力下降,需限制蛋白质的摄取量,以减轻肾脏之负担。但如果蛋白质摄入太少,则会消耗身体的肌肉及内脏组织,所以必须摄入足够量且优质的蛋白质,即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应进食优质蛋白质。但有的病人因害怕摄入过多的蛋白质而长期素食,害怕吃动物蛋白,他们认为素食不舍...[详细]
发布于 2012-04-20

最新推荐

清明养肝黄金期!这5种绿色食材要多吃,护肝养胃正当时,随手一拌超清爽
清明养肝黄金期!这5种绿色食材要多吃,护肝养胃正当时,随手一拌超清爽
春天一到,朋友圈都在晒野菜,但你知道吗?清明前后可是养肝的黄金时间!肝脏就像身体的"解毒工厂",春天不好好保养,可就遭罪了。别担心,今天给你推荐5种随手就能买到的绿色食材,不用挖野菜也能轻松养肝,关键还特别适合懒人做法!...[详细]
2025-04-03 07:57
立冬养生重在收藏与保暖 盘点几个冬季养生的方法
立冬养生重在收藏与保暖 盘点几个冬季养生的方法
立冬是冬季的开始,养生的重点在于收藏与保暖。随着气温的下降,人体需要更多的能量来维持体温和抵御寒冷。这个时候,养生就显得尤为重要。冬季养生不仅仅是为了抵御寒冷,更是为了积蓄能量,以备来年之需。在冬季,保暖是头等大事。穿衣要注意保暖,特别是头...[详细]
2024-11-05 06:10
什么是战胜癌症的终极武器?目前的医疗水平能攻克癌症吗?
什么是战胜癌症的终极武器?目前的医疗水平能攻克癌症吗?
肿瘤能挽救吗?什么是战胜癌症的终极武器?一直以来,癌症一直是人类攻克疾病的难关,近几年来免疫疗法在肿瘤治疗中临床应用广泛,为癌症治疗带来新的曙光。癌症综合防治时代已经到来,我们需要全方位的癌症防治策略,除了手术,还有放疗、化疗,最近加入这一...[详细]
2023-05-06 09:51
喝鲜榨果汁会降低免疫力吗?这样喝果汁小心癌症找上你
喝鲜榨果汁会降低免疫力吗?这样喝果汁小心癌症找上你
果汁,人们常常认为是一种很健康的饮料,特别是与奶茶、可乐相比,更显得健康。但事实上,果汁并不像我们所想的那样健康,果汁和水果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别。已有研究显示,喝鲜榨果汁会降低免疫力。这一研究颠覆了很多人对果汁的认知。喝鲜榨果汁降低免疫力?在...[详细]
2023-05-06 09:49
HPV疫苗的接种条件是什么?哪些人不能打HPV疫苗?
HPV疫苗的接种条件是什么?哪些人不能打HPV疫苗?
hpv疫苗适用人群hpv疫苗在九岁至四十五岁妇女中预防效果较好,而世界卫生组织则建议9岁至26岁之间,这是接种hpv疫苗的最佳年龄。但是,这仅仅是一个建议,并非完全绝对化,加上hpv病毒,主要是通过性交传播,所以在第一次性交前接种hpv疫苗...[详细]
2023-05-06 09:47
男子体检血中抽出2升油浆 哪些食物会提升血脂?
男子体检血中抽出2升油浆 哪些食物会提升血脂?
不良的饮食会导致血脂升高,但是究竟高血脂意味着什么,人们对此却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十一月十五日,汉口的王先生有一种直觉的感觉,那就是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医生把他血液中透析的2升油浆“过目”,当他知道这是来自自己体内的“收藏”,甚至还说“看得...[详细]
2023-05-06 09:45
如何区分感冒还是过敏性鼻炎?感冒和鼻炎的治疗有什么区别?
如何区分感冒还是过敏性鼻炎?感冒和鼻炎的治疗有什么区别?
昼夜温差大,容易感冒。很多人认为他们的感冒症状反复出现,但他们的感冒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痊愈。经过检查,他们发现这是由过敏性鼻炎引起的。感冒与过敏性鼻炎症状非常相似,如何区分?辨别感冒和过敏性鼻炎看这五点当你出现鼻塞、流鼻涕、头晕等症状时,如...[详细]
2023-05-06 09:42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