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减肥 > 运动减肥 > 正文

健身后肌肉酸痛怎么办

发布时间: 2024-10-28 12:43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1.做好热身

做好运动准备和整理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和合理的整理有助于预防或减轻肌肉酸痛。

2.休息

休息可以减缓肌肉疼痛,缓慢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代谢物的消除,消除肌肉疼痛部位的营养供应和修复,恢复正常。

健身后肌肉酸痛怎么办

3.伸展肌肉

它可以加速肌肉的放松和对抗肌肉的缓解,帮助痉挛肌肉的恢复。静态拉伸疼痛,保持伸展2分钟,然后休息1分钟,每天重复几次,有助于缓解痉挛。

4.做有氧运动

肌肉疼痛后的有氧运动有利于体内乳酸的自动分解和能量的产生,从而减少体内乳酸的积累,消除和缓解运动后的肌肉疼痛。

5.按摩

局部按摩酸气,放松肌肉,促进肌肉血液循环,有助于修复损伤和缓解痉挛。当然,您也可以进行自我放松治疗,一般、背部、四肢、头部、胸部和腹部。

6.热敷

热敷局部肌肉是最有效的方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新陈代谢,加速肌肉疼痛的缓解和恢复,特别是通过轻微的伸展运动或按摩,可以加速延迟肌肉疼痛的消除。

7.营养补充

在健身后2小时内摄入大量碳水化合物可以恢复肌糖元水平,因此健身后2小时内进食。

8.口服维生素C和E

健身后肌肉酸痛怎么办

有助于加速受损组织的修复,缓解结缔组织中胶原蛋白的合成。C它不仅是连接组织之间润滑液的主要成分,而且保护细胞免受损伤,防止衰老。主要来源:坚果、种子、深绿色蔬菜、菜籽油、全谷物等。以上是如何消除健身后肌肉疼痛的方法。如果您在健身后有肌肉疼痛,您可以尝试上述方法,这是消除肌肉疼痛的好方法。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健身肌肉酸痛怎么办
健身肌肉酸痛怎么办
健身肌肉酸痛怎么办?很多人健身后都会出现肌肉酸痛的症状。这时需要及时冷敷酸痛部位,适当补充营养。也可以做肌肉伸展训练和排酸训练。48小时后,可以做适当的按摩。健身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有效减肥,让人保持良好的身材,所以现在很多人特别喜欢健身。有朋友发现,健身后,经常会出现肌肉酸痛的...[详细]
发布于 2024-10-28

最新推荐

慢跑一个小时燃烧多少脂肪
慢跑一小时燃烧的脂肪量因人而异,主要受体重、运动强度、基础代谢率、肌肉含量和运动经验等因素影响。慢跑属于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脂肪供能比例较高。体重60公斤的成年人以每小时8公里速度慢跑,大约消耗500-600千卡热量,其中脂肪...[详细]
2025-10-04 12:34
蹲马步可以提高跑步速度吗
蹲马步可以提高跑步速度吗
蹲马步通常不能直接提高跑步速度,但能增强下肢力量和稳定性,间接帮助跑步表现提升。跑步速度主要依赖心肺功能、步频步幅和技术动作,而蹲马步属于静态力量训练,对爆发力和动态协调性改善...[详细]
2025-10-04 11:18
慢跑30分钟后应该干什么
慢跑30分钟后建议进行拉伸放松、补充水分和营养、监测身体反应等恢复活动。合理的跑后护理有助于缓解肌肉疲劳、促进代谢恢复并提升运动效果。慢跑后身体处于代谢活跃状态,此时进行静态拉伸能有效缓解股四头肌、腘绳肌等下肢肌群的紧张,每...[详细]
2025-10-04 10:03
慢跑30分钟中间能休息吗
慢跑30分钟中间可以适当休息,但需根据个人体能和运动目标调整休息频率与时长。合理的间歇休息有助于提升运动效果,避免过度疲劳。慢跑过程中若出现明显气喘、肌肉酸痛或心率过快等情况,短暂休息1-2分钟是必要的。可采用步行或静态拉伸...[详细]
2025-10-04 08:47
慢跑30分钟多久可以吃饭
慢跑30分钟后一般建议休息30分钟再进食。运动后立即吃饭可能影响消化功能,适当间隔有助于身体恢复和营养吸收。运动后胃肠道的血液供应相对减少,消化功能处于较弱状态。此时立即进食容易导致消化不良或胃部不适。30分钟的休息时间可以...[详细]
2025-10-04 07:31
早上做什么运动有助于减肥
早上做什么运动有助于减肥
早上进行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有助于减肥,主要有慢跑、跳绳、游泳、瑜伽、爬楼梯等方式。晨间运动能提升代谢率,帮助身体更高效燃烧脂肪。1、慢跑慢跑是低门槛的有氧运动,早晨空腹状态下进...[详细]
2025-10-04 06:15
跑步时肚子右下方疼怎么办
跑步时肚子右下方疼怎么办
跑步时肚子右下方疼可通过调整呼吸节奏、充分热身、控制运动强度、检查饮食情况、及时就医等方式缓解。该症状通常由岔气、胃肠痉挛、阑尾炎、腹股沟疝、卵巢囊肿等原因引起。1、调整呼吸节...[详细]
2025-10-04 05:00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