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减肥 > 运动减肥 > 正文

跑步的好处和坏处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5-05-09 05:05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跑步能增强心肺功能和控制体重,但过量可能导致关节损伤,科学跑步需关注运动强度、装备选择和身体信号。

1、心肺提升:

跑步的好处和坏处是什么

规律跑步可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最大摄氧量20%-30%,降低静息心率。建议采用间歇训练法,如400米快跑与慢跑交替,每周3次。高血压患者需监测晨跑后血压波动。

2、体重管理:

每小时8公里配速可消耗600-700大卡,但需配合蛋白质补充防止肌肉流失。推荐运动后30分钟内摄入乳清蛋白,搭配深蹲等抗阻训练保持基础代谢率。

3、关节风险:

跑步的好处和坏处是什么

BMI超过28者应避免水泥路面跑步,选择塑胶跑道或越野跑。髌骨软化症患者可用游泳替代,必须跑步时佩戴髌骨带并控制单次不超过5公里。

4、激素调节:

晨跑促进皮质醇分泌提升警觉性,夜跑增加褪黑素改善睡眠。更年期女性建议傍晚跑步,搭配大豆异黄酮摄入可双向调节雌激素水平。

5、心理效益:

持续30分钟以上跑步刺激内啡肽分泌,对抑郁症辅助治疗效果显著。工作压力大者可尝试正念跑步法,专注呼吸节奏与步伐协调。

跑步的好处和坏处是什么

跑步需配备专业缓震跑鞋,亚瑟士Kayano系列适合扁平足,索康尼菁华适合高足弓。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三文鱼和杏仁是不错选择。运动前后进行动态拉伸与泡沫轴放松,膝关节不适时立即停止并冰敷。建议每周穿插骑行或椭圆机训练,给关节恢复时间。长期跑步者每年应进行骨密度和心脏彩超检查。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每天跑步的好处和坏处是什么
每天跑步的好处和坏处是什么
您有没有想过,跑步可能是世界上最“划算”的投资?不用办健身卡,不用买昂贵的器械,只需要一双跑鞋和一点毅力,就能换来健康、身材和年轻态。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天上掉馅饼”的感觉?但事实是,跑步真的能做到!然而,跑步并非只有好处,如果方法不当,也可能对身体造成负担。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每天...[详细]
发布于 2025-03-05

最新推荐

有氧慢跑一般速度多少合适
有氧慢跑的速度一般控制在每小时6-8公里较为合适,具体速度需根据年龄、体能和健康状态调整。主要影响因素有心肺功能、运动基础、体重基数、运动目标和环境条件。有氧慢跑的核心是保持心率在最大心率的60%-70%范围内,这个强度能有...[详细]
2025-09-27 13:12
有氧运动心率多少最好减肥
有氧运动心率多少最好减肥
有氧运动心率维持在最大心率的60%-70%区间对减肥效果最佳。该心率范围能有效促进脂肪燃烧,同时避免过度疲劳。计算方式为220-年龄×0.6至0.7,例如30岁人群的理想燃脂心...[详细]
2025-09-27 11:56
有氧运动心率多少减肥合适
有氧运动心率多少减肥合适
有氧运动减肥的最佳心率范围通常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至70%之间。最大心率可通过220减去年龄估算,该区间能有效促进脂肪燃烧且安全性较高。运动时心率维持在最大心率的60%至70...[详细]
2025-09-27 10:41
有氧运动心率多少减肥最好
有氧运动心率多少减肥最好
有氧运动减肥的最佳心率范围通常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至70%之间。最大心率可通过220减去年龄估算,该区间能有效燃烧脂肪且可持续性强。运动时心率维持在最大心率的60%至70%属...[详细]
2025-09-27 09:25
有氧慢跑速度多少合适女生
有氧慢跑速度控制在每小时6-8公里对女生较为合适,具体速度可根据年龄、体能和运动目标调整。健康成年女性进行有氧慢跑时,保持心率在最大心率的60%-70%区间效果最佳。这个强度下能有效燃烧脂肪且不易疲劳,通常对应配速为每公里7...[详细]
2025-09-27 08:09
游泳能练腹肌和胸肌嘛女生
游泳能练腹肌和胸肌嘛女生
游泳能帮助女生锻炼腹肌和胸肌,但效果因人而异。游泳是一项全身性运动,主要通过水的阻力增强肌肉耐力,对核心肌群和上肢有较好的刺激作用。腹肌和胸肌的明显程度还取决于体脂率、训练强度...[详细]
2025-09-27 06:53
一跑步就胸疼怎么回事女生
一跑步就胸疼怎么回事女生
女生一跑步就胸疼可能与运动强度过大、运动姿势不当、运动内衣不合适、肋间神经痛、乳腺增生等因素有关。建议根据具体原因调整运动方式或及时就医检查。1、运动强度过大突然进行高强度跑步...[详细]
2025-09-27 05:37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