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消瘦可能与代谢异常、消化吸收障碍、内分泌疾病、心理因素或慢性消耗性疾病有关,需排查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肠道炎症、抑郁症及肿瘤等潜在病因。
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会加速能量消耗。甲亢患者基础代谢率可提升30%-60%,典型症状包括心悸、怕热、多食消瘦;糖尿病患者因胰岛素缺乏会导致脂肪分解增加。需通过血液检测甲状腺激素和血糖水平确诊,治疗包括抗甲状腺药物甲巯咪唑、胰岛素注射或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
慢性胃炎、乳糜泻或克罗恩病等肠道疾病影响营养吸收。乳糜泻患者对麸质过敏引发小肠绒毛萎缩,克罗恩病则导致肠道溃疡。建议进行胃肠镜和食物不耐受检测,治疗需采用无麸质饮食、肠内营养补充如短肽配方粉或免疫抑制剂美沙拉嗪。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Addison病或垂体功能异常会引起体重下降。Addison病伴随皮肤色素沉着、低血压,需检测皮质醇水平,采用氢化可的松替代治疗。女性更年期雌激素下降也可能导致肌肉流失,需评估激素替代疗法可行性。
抑郁症、焦虑症或神经性厌食症通过抑制食欲或增加消耗导致消瘦。抑郁症患者血清素水平异常会影响进食欲望,神经性厌食常伴随体象障碍。心理评估量表结合认知行为治疗有效,严重者需服用SSRI类药物舍曲林。
结核病、艾滋病或恶性肿瘤消耗机体能量储备。肺结核有低热盗汗症状,癌症患者肿瘤坏死因子导致恶病质。需进行胸部CT、HIV抗体筛查或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核病需规范抗痨治疗异烟肼+利福平,癌症患者需营养支持联合放化疗。
调整饮食结构增加优质蛋白鸡蛋、鱼肉和复合碳水燕麦、红薯摄入,配合抗阻训练维持肌肉量。监测体重变化曲线,若半年内下降超过标准体重10%或伴随发热、疼痛等症状,需立即进行全血检查、腹部超声及肿瘤筛查。慢性病患者可定期进行人体成分分析,营养师指导下使用全营养配方粉补充能量缺口。
2025-01-26
2025-01-26
2025-01-26
2025-01-26
2025-01-26
2025-01-26
2025-01-26
2025-01-26
2025-01-26
2025-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