胳膊肌肉拉伤需根据损伤程度选择冷敷热敷交替、药物镇痛或物理治疗,轻度拉伤2-3周可恢复,重度需专业康复训练。
拉伤后48小时内遵循RICE原则:立即停止活动Rest,用冰袋间隔冷敷20分钟Ice,弹性绷带加压包扎Compression,抬高患肢高于心脏Elevation。可配合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解肿胀疼痛,避免揉搓患处加重毛细血管出血。
疼痛明显时可使用外用双氯芬酸钠凝胶或口服塞来昔布,严重者需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中药方面可选择云南白药气雾剂活血化瘀,或外敷栀子粉调黄酒促进组织修复,但需避开皮肤破损处。
超声治疗通过高频声波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冲击波疗法能分解粘连组织,红外线照射可加速代谢废物清除。伤后72小时转为热敷,水温不超过40℃,每日3次每次15分钟,配合低频电刺激防止肌肉萎缩。
疼痛缓解后先进行被动牵拉,如健侧手辅助屈伸肘关节。2周后加入弹力带抗阻训练,从2磅阻力开始做肱二头肌弯举、三头肌下压,每组10次每日3组。恢复期避免提重物及投掷动作,防止二次损伤。
每日补充1.5g/kg体重的优质蛋白,如鸡胸肉、乳清蛋白粉促进肌纤维合成。增加维生素C摄入量至200mg/日,猕猴桃、甜椒等食物有助于胶原蛋白形成。运动后及时补充电解质,维持钠钾平衡预防肌肉痉挛。
肌肉拉伤恢复期需保持每日1500ml饮水促进代谢,睡眠时间不少于7小时。初期可进行快走、游泳等非负重有氧运动维持心肺功能,康复后期逐步加入哑铃侧平举等针对性训练。烹饪时多用橄榄油代替动物油,控制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在总热量10%以内,每周食用三文鱼等富含omega-3的食物减轻炎症反应。定期监测患肢围度变化,若持续肿胀或出现皮下淤血扩散应及时复查MRI排除肌腱断裂。
2012-05-07
2012-05-07
2012-05-07
2012-05-07
2012-05-07
2012-05-07
2012-05-07
2012-05-07
2012-05-04
2012-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