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宝芝堂中医馆专家指出:近年来,肿瘤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且渐趋年轻化,而谈到恶性肿瘤的治疗,很多患者心中都有这样一个疑问“中医能治疗肿瘤吗?”
“瘤”“癌”古已有之
肿瘤虽然是现代医学疾病名称,但中医对它的认识源远流长,早在甲骨文中已有“瘤”字的记载,说明中国人对肿瘤的认识已有几千年了。而另一个与肿瘤相关的概念——癌,则早见于是宋代外科著作《卫济宝书》。
很多古代中医的病名,其实与现代肿瘤是非常相似的,比如乳岩,与现代医学的乳腺癌相关,而噎膈则可对应食管癌和一部分的胃癌。
体质与肿瘤相关联
中医经典《伤寒论》提到,同样一种致病的邪气侵犯人体,不同体质的人群有不同的表现,表明中医对疾病的认识是化和个体化的。针对肿瘤,某些类型的体质确实有易感的风险。
尽管目前还没有针对体质与肿瘤发病的大型流行病学研究,但从临床实践可发现,气虚、阳虚、气郁、痰湿等体质与肿瘤的确有一定相关性。
阳气不足易导致肿瘤
在肿瘤的发生过程中可分为寒、热两大类,其中寒性的肿瘤大多时候跟阳气虚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肿瘤为有形之体,而中医认为有形之体都属于“阴”性,所谓“阳化气,阴成形”,当机体阳气不足,则容易产生阴性的疾病。
由于阳气具有卫外御邪的功能,阳气不足也就意味机体的防御、运化功能降低,无法很好保护自己,当体内有垃圾无法及时清除,可造成“积聚”,即中医“瘤”的范畴。
气郁与肿瘤关系密切
病机十九条提到“百病皆生于气”,中医认为气是人体所有功能的重要体现,当气的功能受损时,人体无法进行一系列正常的生理功能,其中气郁与肿瘤关系密切。
气郁可导致人体气机的紊乱,气滞则导致津液代谢异常,进而出现瘀滞、痰阻等病理变化,当这些病理产物在机内积聚日久,使得机体脏腑功能出现相应变化,产生癌毒,乃至肿瘤。
中医治疗癌前病变有优势
“上工治未病”,在癌前病变阶段,目前西医治疗领域暂未有效果明显的药物或手段干预,此时进行中医的干预,可有效阻断其向癌的转变,甚至逆转疾病。
比如出现萎缩性胃炎伴有肠化、肠道息肉或肺部出现磨玻璃样结节,都可通过中药进行调节治疗,诸如此类案例在临床上十分常见。
中医治疗肿瘤的特点
中医与西医治疗肿瘤的理念,两者之间并不矛盾。中医治疗肿瘤强调扶正与祛邪两部分,通过扶正可提升机体抗病能力,而祛邪则是通过药物以毒攻毒攻击肿瘤,在不同的阶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当患者正气虚时以扶正为主,邪气盛时则以祛邪为主,这在现代医学的治疗也可找到与之相对应的部分。
以中医为特色,以责任为使命-成都宝芝堂中医馆
成都宝芝堂中医馆以“御疾造万众,生术福天下”为使命。谨遵百年成都宝芝堂中医馆堂训“明药性之理、精炮制之法、修仁德之心”,坚持尊古炮制、以法炮制,在继承古人传统炮制方法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让广大群众能享用到真正、纯正的中药材,让中医的药方发挥应有的功效。为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健康,为继承和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